怒火沖向何方?——聽作家吉田修一談他的小說《怒》

文化

蒙特利爾電影節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惡人》電影為,很多作品被攝製成電影的芥川獎作家吉田修一先生。在根據其長篇小說《怒》改編的電影即將上演之際,讓我們一起去聽他談談該作品的創作背景。

吉田修一 YOSHIDA Shūichi

1968年出生於日本長崎縣。1997憑小說《最後的兒子》獲得文學界新人獎,登上文壇。2002年以《同棲生活》獲山本周五郎獎,以《公園生活》斬獲芥川獎。2007年憑藉在《朝日新聞》上連載的《惡人》,獲得每日出版文化獎及大佛次郎獎。2012~2013年在《讀賣新聞》上連載《怒》。此外還有《再見溪谷》(2008年)、《太陽不會動》(2012年)、《路》(2012年)、《為愛狂亂》(2013年)等多部著作。其作品已翻譯成英文、法文、中文、韓文。此外還有許多作品被搬上銀幕,例如《同棲生活》(導演:行定勳)、《惡人》(導演:李相日)《再見溪谷》(導演:大森立嗣)、《橫道世之介》(導演:沖田修一)等。官方網站 http://yoshidashuichi.com/index.html

從一樁謀殺案中獲得靈感

2007年,日本千葉縣市川市,英籍英文女教師被殺害,嫌疑人市橋達也在日本國內逃亡近3年,其間「改頭換面」做了多次整形手術。這一案件以及嫌疑人市橋整形前後容貌判若二人的通緝照片,引起了世人的廣泛關注。直到2009年11月嫌疑犯被捕為止,警方雖然陸續收到了大量目擊通報,但多數均非嫌疑犯本人。

以《惡人》(2007年)等多部暢銷作品聞名的作家吉田修一先生,從「市橋謀殺案」中獲得靈感而創作發表的作品,就是長篇小說《怒》(中央公論新社)。它先在報紙上連載,後於2014年出版了單行本。作品圍繞某殺人事件,生動地描寫了糾結其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強烈地震撼了讀者的心靈。

盛夏之際,一對年輕夫婦在八王子慘遭殺害,犯人在兇案現場留下一個血寫「怒」字之後逃亡。案發1年後,東京、千葉、沖繩3地分別出現3個背景不明的男子。他們均與通緝犯照片中的人物有某種程度的暗合。兇手是否就在他們3人中間?《怒》並未聚焦犯人的心理及其逃亡的戲劇性,而是描寫了與每個男子相關的周圍人物的複雜心情與行動。自己所愛所信任的男人,真是殺人惡魔嗎?

之前,包括《惡人》在內,吉田修一的多部作品已被搬上銀幕。此次,借9月電影《怒》(渡邊謙主演,李相日導演)上映之機,記者採訪了原作者吉田修一,請他談了有關該作品的創作背景。

下一頁: 首先設定故事發生的地點

關鍵詞

文學 小說 電影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