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之國際品牌的動漫

日本卡通,如何繼續創造輝煌?

文化

日本卡通誕生了許多堪稱世界通用語言的人氣作品。然而,要繼續保持高水準的創作實力,不讓全世界的粉絲們失望,則必須要解決很大的課題。

看日本卡通長大的一代遍布世界各地

我曾在外交官赴任培訓中,擔任有關卡通知識講座的教師,因此而與外務省結緣,從2007年前後起,我開始了文化外交活動,希望通過卡通、漫畫、J-POP(日本流行音樂)、原宿時尚等,把日本和世界緊密地聯繫起來。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已經訪問過25個國家、地區的130多個城市。在這一過程中,誕生了許多文化外交上的關鍵子句以及活動項目,像是「卡通文化外交」、外務省2009年任命的「Kawaii大使」(被派遣到國外參加展會活動的原宿時尚、蘿莉塔時尚等的領軍人物們)的策劃製作工作等等。

這些活動令我重新認識到一個事實,那就是日本卡通對全世界年輕人身分認同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007年,我去羅馬的一所學校演講。當我問「大家是否喜歡日本的卡通」時,坐在最前排的一位年輕人的回答至今令我難以忘懷。「老師,您完全沒有必要提這樣的問題。我們可都是看日本卡通長大的啊。」

這位學生的意思是,我們不需要外交辭令,你就趕快進入正題,說點有關日本卡通和這個行業的新鮮事吧。大概許多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外國人也和他有相同的感受吧!對這一狀況還不甚了解的恐怕就只有日本人了。

每年日本卡通迷活動在世界各地舉行。2014年,在德國卡塞爾(Kassel)舉辦的動漫迷大會「Connichi」上,Cosplay成《排球少年》人物的粉絲們(上左);在巴西聖保羅(Saint Paul)召開的南美最大規模的動漫活動「Anime Friends」上,Cosplay成《進擊的巨人》人物的粉絲們(上右)(攝影:櫻井孝昌);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辦的「Anime North」上,筆者在講演後和與會者的合影(下)

彌補預算不足的努力,成就了獨特的魅力

如今,「anime」這個日式英語已經非常自然地在全世界通用。「animation」和「anime」是兩個不同含義的詞彙。用羅馬字表記的「anime」指的是日本製作的商業卡通。可見日本「anime」是多麼地具有獨特色彩。不僅僅是「anime」,自古以來,日本的文化創造者們便擁有一種將海外引進的文化改造、昇華為本國文化的能力,這種能力已經深深植入遺傳基因,傳承至今。或許我們可以用「匠心獨具」這一詞語來描述。

在日本的「卡通創世紀」中,最大的問題是預算受限。如果說卡通的目標之一,是讓片中人物的一舉一動盡可能逼真,那麼毫無疑問日本卡通製作的預算實在是太少,無法繪製很多的幀數。於是,日本的卡通製作者不再執著於此,轉而在卡通導演和攝影方法上下功夫,以此來克服卡通製作上的最大弱點。這種努力讓日本的anime變成了和animation不同的東西。外國年輕人認為日本卡通的魅力在於「無法預測下一步發生什麼」,這種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設定上的深度,正是為了彌補預算不足的遺憾而發展出來的。這樣的解釋或許更容易令人理解吧。

下一頁: 原著漫畫提供了豐富的卡通資源

關鍵詞

卡通 漫畫 Kawaii 原宿 動畫 網際網路 哆啦A夢 J-POP 吉卜力工作室 火影忍者 航海王 日本流行音樂 羅莉塔時尚 CG 迪士尼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