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同盟弱化」之憂,紮實推進日美磋商框架建設
政治外交-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美國總統歐巴馬訪日期間(2014年4月23-25日),日美兩國政府確認了「日美同盟」的穩固關係,並就進一步加強安全保障及防衛領域的合作以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達成了共識。
近年來,財政問題迫使美國削減國防預算,經濟關係不斷加深的中國也要求與其建立「新型大國關係」,針對在東亞地區日益崛起的中國,美國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日益減弱。去年末,中國在包括東支那海(東海——譯註)尖閣諸島(釣魚臺——譯註)上空在內的空域劃設「防空識別區」後,日美的反應有所差異,這使得日本國內外產生了作為日本安全保障核心的日美同盟是否正在弱化這樣一種憂慮。然而,在實務層面,高層的發言和政府公報給人留下的印象卻迥然不同,而且這種動向正在加速發展。
「2+2」部長級磋商機制是日美磋商工作的支柱
尤其是圍繞中國在尖閣諸島問題上的攻勢和如何應對北韓發射飛彈、開展核試驗等問題,近年來日美的安全保障與防衛合作日趨緊密,協同行動不斷加強。其中最核心的便是日美安全保障協議委員會(Japan-United States Security Consultative Committee,SCC)部長級磋商機制,又稱「2+2」會議。四名成員即日本的外相、防相和美國的國務卿、外長。
該委員會往往在重要的階段召開會議,雙方此前通過這一機制修訂了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並就負責調整和縮小沖繩美軍基地相關事務的日美特別行動委員會(SACO)達成了共識。特別是2013年10月3日首次在日本召開的「2+2」會議上,雙方不僅同意將在2014年底前完成1997年版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的修訂工作,還就擴大在網路和宇宙空間等15個領域的合作、加快駐日美軍重組方面的合作達成了共識。
局長級磋商的5個框架機制
在次於部長級的局長級磋商工作方面,雙方通過「日美安全保障高級事務級磋商」「日美防衛力小委員會」「日美聯合委員會」「BMD高級運營委員會」「網路安全對話」等5個框架機制展開相關磋商。
「日美安全保障高級事務級磋商」(Security Subcommittee,SSC)是日美副部級和局長級官員就安全保障領域的重要問題交換意見的平臺。參與者包括日本外務省北美局局長、防衛省防衛政策局局長和美國副國務卿助理、國防部副部長助理等人。
「日美聯合委員會」(Japan-US Joint Committee)是圍繞日美地位協定的實施問題展開必要磋商的機構。參與者包括日本外務省北美局局長、防衛省地方合作局局長和美國駐日大使館公使、駐日美軍副司令官等人。
「日美防衛合作小委員會」(Subcommittee for Defense Cooperation,SDC)是針對緊急情況下日本自衛隊與美軍聯合採取應對行動所必需的方針等防衛合作方式進行研究、磋商的框架機制。參與者包括日本外務省北美局局長、防衛省防衛政策局局長、運用策劃局局長、統合幕僚監部代表,以及美國副國務卿助理、國防部副部長助理、駐日大使館、駐日美軍聯合參謀本部及太平洋艦隊代表。
「BMD高級運營委員會」是日美為相互明確在實施針對彈道飛彈(BMD)威脅的飛彈防禦及相關作戰時的戰略、各自作用和任務而設立的防衛部門磋商機構。
「日美網路安全對話」於2013年5月舉行了第一次對話,日美兩國通過這一平臺就如何促進雙方對全球性網路威脅統一認識、如何在基礎設施防衛的具體應對方法和制定全球規則方面展開合作等問題進行磋商。
審議官級磋商廣泛展開
為了將部長級、局長級磋商的政策付諸具體實施,雙方還隨時舉行審議官級別的磋商,俗稱「迷你SSC」。具體來說就是設立了①日美擴大威懾磋商、②化學・生物・輻射與核防護工作部會(CBRN)、③日美情報保護磋商、④關於安全保障的日美宇宙磋商、⑤作用・任務・能力・作業部會。
此外,圍繞宇宙空間問題,雙方還從2013年開始舉行「日美統合性對話」,針對資源勘探、防災、環境觀測、科學、國家與國際安全保障等各個領域內涉及宇宙空間的相關事項與合作,展開了廣泛討論。
以日美之間的上述新框架為背景,本次歐巴馬總統訪日的意義在於重新確認並強調美國將參與維護東亞地區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