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日本的轉折之年

「安全神話」滅身亡國——隱藏在迷霧之中的核事故真相

政治外交 財經 科學 技術 社會

無論發生了多少教訓深刻的事件和事故,日本的危機管理一向都進步。因為「安全神話」掩蓋了一切。其中最為可怕的是核能。在3.11事故導致最凶險的危機成為現實之前,曾多次出現過正視問題的機會。但日本在國家層面上就一直在逃避。自作為警察廳警備課長參與處理「Mutsu」號核子動力船航海事故以來,本文作者多次近距離目睹日本的重大核事故,作為危機管理第一人,他將為我們剖析日本核安全神話那令人噴飯的真相。

儘管1995年經歷了一系列危機

20世紀末,人們常常提及軍事用語中的「CBR(Chemical Biological Radioactive,即化學、生物、放射性)危機」,或者說警察用語中的「ABC(Atomic Biological Chemical,即核能、生物、化學)危機」。再加上「D(Disaster,天災人禍)」,這ABCD危機,日本在20世紀裏全部經歷了。而且,1995年一年之內就發生了這4類危機。

1月的阪神淡路大地震(D),3月的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BC,生物化學武器恐怖襲擊),12月的「Monju」號快中子增殖反應爐冷卻材料液態鈉洩露和火災事故,雖然破壞規模小於後來的東海村臨界事故和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但仍屬於A所指代的核能・輻射能設施事故。

在這個意義上,1995年對於日本而言,是國家層面的危機管理問題暴露無餘的一年。那麼此後,日本的危機管理是否吸取了1995年的教訓並因此得到了改善呢?遺憾的是,實在難以讓人給出肯定的答案。

下一頁: 如果早點拋棄「神話」,就不會發生福島核電廠慘劇

關鍵詞

阪神淡路大地震 核事故 危機管理 奧姆 沙林 安全神話 核子動力船 Mutsu 東海村 JCO Monju 福島第一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