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獨此一家”

「獺祭」,為日本酒闖出活路

財經

以錦帶橋而遠近聞名的山口縣岩國市,從市區駕車西行約30分。這個綠草如茵、河水淙淙的山谷,是享譽國內外的純米大吟釀酒「獺祭」的故鄉,它誕生於自稱「山口縣深山裏的小酒廠」的旭酒造。

在衰退行業中孤軍奮戰

日本的「國酒」——日本(清)酒的銷售(消費)量的萎縮趨勢由來已久。1975年達到167萬5,000kl峰值後,2010年下降到58萬9,000kl,35年裏劇減至三分之一程度。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酒類在年輕人中失寵。過去全國曾有3,000家以上的酒廠,如今已減少了一半,大約只有1,500家,其衰退之勢顯而易見。

「獺祭」的試飲盒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仍有一家孤軍奮戰的小酒廠,它就是旭酒造(山口縣岩國市周東町獺越,社長櫻井博志)。該廠放棄了具有200多年歷史的普通酒(*1)「旭富士」的生產,通過一番艱苦奮鬥,製造出純米大吟釀酒(*2)「獺祭」,並於1990年亮相東京。如今的招牌商品「精碾二割三分(23%)」(*3)於92年商品化,從此開始了勢如破竹的躍進。

櫻井於84年(34歲)接手父輩的家業。當時該公司的年產量為126kl,銷售額9,700萬日圓。「銷售額降至前一年的85%,實際上處於破產狀態,面臨倒閉。」

然而,此後公司實現了快速的發展,2010年776kl(13億日圓)、11年1,011kl(16.5億日圓)、12年1,447kl(25億日圓),銷售量逐年上升;13年則更加突出,達到2,052kl(39億日圓)。旭酒造近年來在銷量上如此成績卓越,那麼「獺祭」是靠什麼吸引了消費者的呢?

(*1) ^ 普通酒,指日本酒稅法中特定名稱酒(如吟釀酒、純米酒、本釀造酒等)以外的清酒。

(*2) ^ 純米大吟釀,是日本清酒的等級名,為最高等級。

(*3) ^ 指清酒的原料大米,在釀酒前去除外層糠皮過程中的加工精度。米糠碾磨掉的越多,米心部留存率越低,釀出的酒越高級。如50%、39%、23%,比例越低品質越佳。

下一頁: 一籌莫展中誕生的「二割三分」

關鍵詞

老字號 獺祭 旭酒造 岩國市 BAR 23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