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海外協力隊,獲頒麥格塞塞獎的政府服務獎

政治外交

吉崗逸夫 [作者簡介]

麥格塞塞獎(Ramon Magsaysay Award)被稱為亞洲的諾貝爾獎。該獎每年頒發給亞洲地區的在社會貢獻方面做出傑出成就的個人或團體。今年榮獲這個獎項之一的政府服務獎的,是國際協力機構(JICA)的青年海外協力隊。曾經是協力隊隊員的記者親往採訪,生動地報道了他們活動情況。

最近隊員半數為女性

在這50年中,協力隊情況也發生了變化。我被派遣的那個年代奉行開拓內地主義,一個人被派到偏僻之地是很正常的;但最近最優先考慮的是「安全」,儘量避免派到偏僻的地方。我覺得進軍內地的事情被非政府組織(NGO)取而代之。也許由於安全性得到重視的這種緣故,現在女性占到半數,而我那個時代女隊員只有1成。

另外,在派遣工作的種類上也有些變化。農業、漁業等從事第一產業的派遣減少,而教師、服務業、IT技術人才等有所增加。還有,我那個年代當地的JICA工作人員,也就是駐在員、協調員2年中一次都沒有去過我的工作地點,而我聽說最近的工作人員每個月都會去監督拜訪。可見隊員的自由度降低,管理更加嚴格了吧。不過不論怎樣,現在以及過去回到日本的隊員們大都表達了共同的感想:「在當地,我們得到的東西更多一些。」本來我們是去指導(give)的,為什麼得到(get)的更多呢?毋庸置疑,那是因為我們得到了在應有盡有、方便至極的日本所無法得到的珍貴體驗。

下一頁: 日本的年輕人也因此成長

關鍵詞

JICA ODA 國際交流 開發支援 國際協力 青少年交流

吉崗逸夫YOSHIOKA Itsuo簡介與署名文章

東京新聞社會部記者。生於1952年。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新聞學專業。作為青年海外協力隊員曾經在衣索比亞電視臺、難民救濟委員會工作約3年。後來進入東京新聞社,作為攝影師工作15年,作為記者工作20年,到過68個國家採訪戰場等地。1993年、1994年獲東京攝影記者協會獎,1996年獲開高健獎。著作有《動盪的盧安達》等。在2015年公映的紀念協力隊成立50週年電影《十字路口(Crossroads)》中擔任執行製片人。作者網址:http://yoshi.net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