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咖啡文化」——內涵不斷深化,形式愈發多樣

財經 文化 生活

高井尚之 [作者簡介]

從大受歡迎的便利商店100日圓咖啡,到美國「藍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的開張,日本的咖啡市場呈現出一派活躍景象。而那些地方城市裏長久以來支撐並推動著日本獨特咖啡文化發展的咖啡館,也依舊富有個性,充滿活力。

地方城市的咖啡館:現代日本咖啡文化的象徵

店員引領我就座後,打開菜單,只見咖啡欄下的飲品足足有20多種。比如「Saza調」、「Saza Glorious(哥倫比亞)」、「Gorda Los Pirineos農場(薩爾瓦多)」、「肯亞」、「曼特寧(印尼)」、「Geisha Natural 97(巴拿馬)」(※)……。還有很多選用的都是來自各國契約農場的咖啡豆。這裏是位於茨城縣常陸那珂市的一家名為「Saza Coffee」的咖啡館。(※根據採訪時菜單)

比鄰茨城縣縣政府所在地水戸市的常陸那珂市,是一個人口約15萬人的地方城市。從JR東京站乘坐特快列車約1小時30分到達JR勝田站後下車,走上10多分鐘,一個半圓形屋頂的建築便出現在眼前。在少為保守一點標著「SAZA COFFEE」的建築物前的停車場上,儘管是工作日的午後,卻停著很多車子。

創業人鈴木譽志男對咖啡充滿了無比的熱情,開店46年,各類咖啡應有盡有,今天依然受到許許多多顧客的青睞。

既非大城市亦非商務區中的咖啡館,提供如此豐富種類的咖啡飲品,這正是現代日本咖啡文化、咖啡館文化的象徵。

常陸那珂市的「Saza Coffee」,以豐富的咖啡飲品著稱

便利商店咖啡、外資咖啡館,讓咖啡市場異常火熱

2013年,在國內擁有16,000多家連鎖店的日本最大便利商店「7-ELEVEN」開始供應1杯100日圓(普通杯)的外賣咖啡「Seven Café(7咖啡)」。它採取的形式是,顧客先在櫃檯付錢,然後拿著店員給的杯子,自己去咖啡機上按下按鈕,沖煮咖啡。這個做法大受歡迎,於是,在早上的商務區,你能看到越來越多的上班族,順路去店裏買杯咖啡拿在手上去上班的情形。現在,據說各家連鎖店平均1天能賣出120杯。

而且,2015年2月,在美國西海岸引領了「第三次咖啡浪潮」的一家咖啡館「藍瓶(Blue Bottle Coffee)」,在東京市內開張,現在依然可以看到顧客在門前排起的長隊。

在世界各國開設分店的「星巴克」1996年在銀座開設了第1家分店。19年後的今天,它的分店已遍及日本國內全部47個都道府縣,門店總數超過了1,000家。

2012年的數據顯示,日本全國的茶館咖啡館有7萬多家,這裏面還不包括各類活動時開設的臨時店鋪。另外,如果加上上述的便利商店、漢堡店等在內,提供咖啡的店家就更多了。

從這一現象或數字上,也可對咖啡和咖啡館在日本的人氣略見一斑。雖然還比不上美國、德國等國家,但日本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咖啡進口大國。

下一頁: 喜愛咖啡的3個理由

關鍵詞

藍瓶 咖啡館 咖啡師 barista 拿鐵拉花

高井尚之TAKAI Naoyuki簡介與署名文章

經濟記者,經營顧問。1962年生於名古屋市。曾任株式會社日本實業出版社編輯、花王株式會社資訊製作部策劃撰稿人。本著「描寫現象背後的本質」這一宗旨,以「企業經營」、「商務現場與人」為主題進行了大量的策劃和寫作工作。從2007年起還開始了對咖啡館的採訪,除了在業界雜誌上刊登連載外,還在廣播媒體擔任解說。著作有《咖啡館和日本人》(講談社,2014年)、《為什麼「貴也暢銷」?》(文藝春秋,2011年)、《日本咖啡館興亡記》(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2009年)等。連絡方法:takai.n.k2@gmail.com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