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日本家常菜,危機迫在眉睫

文化 生活

岩村暢子 [作者簡介]

研究飲食和現代家庭的岩村暢子在「和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今天,重新思考了「家常菜」對現代日本人的意義。

2013年12月「和食」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引來人們一片熱議。值得注意的是,這裏所謂的「和食」,既不是日式高級料理「料亭」的宴會菜餚「會席料理」,也不是茶會時提供的精美便飯「懷石料理」,而是以「傳統的家常菜」為對象的。

於是,我們這個長期進行家庭飲食調查的「200X家庭設計室」一時間門庭若市,電視臺、報社的採訪令人應接不暇。雖然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詢問「現在日本家庭的飲食到底是怎樣的狀況」這個問題,但他們提問的真正意圖並不在於了解家庭飲食的實情。和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固然可喜,而他們的內心其實有一種「恐怕和食已不存在於普通家庭之中」的憂慮。來採訪的一位記者自嘲道:「我昨晚吃的是咖哩飯,今天的早餐是麵包加咖啡,中餐是義大利麵。」而這樣的日常飲食狀況,非常具有普遍性,他不過是其中的一例而已。

去年7月「富士山」成功入選世界遺產,令國人欣喜雀躍;而這次的「和食」入選世界遺產則與之不同,它大概需要每一個日本人去重新思考我們家庭的日常飲食。

「和食」受冷遇,「一道菜」型増加

「從餐桌看日本家庭」這項調查工作,今年已進入第十七個年頭。截至去年底,我們收集分析了353個家庭的7,413頓飯的記錄和13,012張擺上餐桌的飯菜照片。從這些資料中也可以看出,家庭餐桌上的「和食」確實明顯地減少了。

例如燉魚、涼拌青菜、醋拌涼菜、涼拌菜、湯汁燉菜等傳統菜餚大大減少,西式的煎魚炸肉比比皆是,典型的日本菜天麩羅卻寥寥無幾,茶碗蒸等家常菜更是乾脆徹底地從餐桌上銷聲匿跡了。

結果是,現在如果要我們用幾樣上述傳統菜餚,從10年來的數據中尋找出和米飯味噌湯搭配食用的「三菜一湯」來,已經變的極其困難。烤魚搭奶油濃湯、麵包配日式燉菜、飯糰加牛奶或果汁等,完全是日西攙雜的混合體。「三菜一湯」隨之走形,晚餐中「一道菜」型増加。

而且,為期一週的持續調查顯示,咖哩飯、拉麵、炒飯、炒麵、義大利麵等在所有受訪的家庭中無一例外地「榮登」餐桌,早餐吃麵包的人也大大多於吃米飯的人

我們日本人是從何時又是為什麼開始疏遠日本傳統飲食的呢?

下一頁: 官民並舉促成「飲食西化」

關鍵詞

米飯 和食 麵包 家庭 速食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岩村暢子 非物質文化遺產 快餐 咖哩飯

岩村暢子IWAMURA Nobuko簡介與署名文章

丘比株式會社顧問,「200X家庭設計室」室長。以首都圈1960年出生後的母親為對象,從1998年起開始實施「食DRIVE」定性調查。著作有《變化的家庭變化的餐桌——被事實打破的營銷常識》(中公文庫,2009年),《兩種日本人產生於1960年的隔閡》(新潮社,2013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