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到臺灣的日本「昭和歌謠」

文化 臺灣香港

大洞敦史 [作者簡介]

公園傳來的日本演歌聲

在臺灣經常可以看到精神奕奕的老人家。早晨的公園不但是他們的健身房也是社交場所。在大榕樹下圍成一圈打太極拳的團體;在運動器具區鍛鍊身體的人;坐在輪椅上被包著希賈布外傭推著散步的人;還有以棋會友的人及圍觀的人…。

某日早晨,我在臺南市的公園散步時,突然聽到婦人伴隨著日本演歌旋律的歌唱聲。公園一角有個涼亭,10多名老人家在那裡歡唱著卡拉OK。他們唱的不正是日本演歌!隔著玻璃往裡頭窺看,字幕也是日文。

「淚水滴在緊握的拳頭上,就連紅色的夕陽,都像燒我心胸…」

每一個間奏及曲終,大家都會誠懇地拍手,唱完歌的人也都會禮貌地鞠躬回應。一般來說在臺灣的卡拉OK不論是誰在唱歌,周圍的人不是各做各的玩著手機,就是肆意地聊天,完全不在意他人,跟日本的確不同,這裡卻是例外。

下一曲也是日本歌,接過麥克風的阿公熟練地唱起歌來。「進來坐啊!」在外面看了一陣子後,裡面的阿嬤用臺語招呼著,於是就進來打擾了。當知道我是日本人,所有的交談就幾乎改成日語了。

「我們從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早晨都在這裡唱呢。」一位兒子在東京大學教書的阿嬤對我說明。

我問:「你們這樣持續幾年了呢?」

「5年或10年左右吧?」只得到一個很籠統的答案。

還給我看了題為日語歌第二十八集的歌詞檔案夾。裡面收集了「愛就是這樣」、「夫婦善哉」等18首歌曲,分別附註了中文翻譯。照他們每4個月做1本新歌集的說法看來,活動至少持續了9年吧。已經88歲的會長黃乾火先生原本是小學校長,據說還曾在NHK的日語教育節目擔任過教學工作。

問會長,「我明天可以再來嗎?」

「明天沒有活動,我們有一位會員去世了,大家要去參加他的葬禮。」會長答。歷經50年的日本統治時期,結束至今已經70幾年。如今能說日語的一代正急速地減少。

下一頁: 融入生活的卡拉OK文化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臺南 歌謠 台湾 昭和

大洞敦史DAIDO Atsu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1984年生於東京,明治大學理工學研究科碩士課程畢業。2012年移居臺灣臺南市,蕎麥麵餐廳「洞蕎麥」經營5年後,設立「鶴恩翻譯社」。著書有《遊步臺南》(繁體書,皇冠文化)《臺灣環島―南風のスケッチ》,日譯書《フォルモサに吹く風》(福爾摩沙三族記)《君の心に刻んだ名前》(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台湾 和製マジョリカタイルの記憶》(台湾老花磚的建築記憶)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