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国际文艺节

世界期待着第二个村上春树——访翻译家柴田元幸

社会 文化 生活

东京国际文艺节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编辑、翻译家等从事文学工作的有关人士。我们就日本文学“越境”的可能性,采访了文艺节咨询委员之一、翻译家柴田元幸先生。

柴田元幸 SHIBATA Motoyuki

1954年出生于东京。美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东京大学文学系教授。因出色翻译保罗•奥斯特、史蒂文•米尔豪瑟、斯图尔特•德贝克和吕蓓卡•布朗等美国当代小说家的作品而知名。任东京国际文学节的咨询委员。著作有《探猿》、《柴田元幸与9位作家 9次访谈》、《美国•孤芳自赏者》;译作有奥斯特的《极乐乐章》、米尔豪瑟的《马丁•德雷斯勒之梦》、德贝克的《长在芝加哥》;另与村上春树合著有《翻译夜话》等。

东京幸会世界文学的3天

——这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1)、普利策奖作家朱诺特•迪亚兹(*2)等海外嘉宾济济一堂,阵容堪称豪华。

柴田元幸 作为本次文艺节的咨询委员,《纽约客》杂志文艺栏目主编和出版八种语言版本的英国文艺杂志《格兰塔》主编,都为我们做了引荐召集工作。包括翻译家在内,活跃在世界文学一线的人士都云集到了东京。

《纽约客》杂志文艺栏目主编黛博拉・特雷斯曼和英国文艺杂志《格兰塔》主编约翰•弗里曼

——这个文艺节,虽然日本是第一次举办,但我认为办得很成功。您感觉如何?

柴田 虽然存在一些有待今后改善的问题,但我认为非常有意义。首先,能够直接听到如此之多的国内外作家的声音,对读者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体验。当然,最重要的不是去看他们的模样、听他们的声音,而是阅读作家的作品。不过,直接聆听了作家讲话的人,会产生读一读这些人写的书的想法,去创造这样一种环境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外国作家比日本作家更擅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即便仅在这方面有所感受,读者大概也会觉得很有意思的。

角田光代和《But Beautiful》的作者杰夫•戴尔(日文版由村上春树翻译)

平野启一和棉矢莉莎

——这也极大地激励了日本的作家吧?

柴田 以往日本作家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与外国作家的交流还可以更多一些,所以这次的艺术节确实是加强相互交流的好机会。作家们在哪里相识、他们谈了些什么等,此类话题还是很有趣的。或许作家的作品、世界观会由此而发生变化。类似这样的种种交流,有,比没有,是绝对地要好。

改编为电影的世界畅销小说《特别响,非常近/心灵钥匙》原作者乔纳森•萨佛兰•福尔、川上未映子

———造成日本作家加拉巴哥化(指在孤立的环境中独自发展进化,从而丧失了对外界的适应性,生存能力降低,最终陷入被淘汰的危险——译注)的一大原因,还是在于日本小说家的翻译作品太少吗?

柴田 是这样。一方的作家如果完全没有读过另一方作家的作品,那么他们即便见面也没有什么意义。然而,即便只读过一篇短篇翻译小说,情况就全然不同了。因此,打好一个基础,以便双方可以互读对方的作品,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这样一来,日本与国外的作家之间进行富有成果的对话这种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译者能做的事、不能做的事

小野正嗣

——参加此次活动,除了作家,还有编辑、翻译、装帧等从事世界文学工作的各方人士。

柴田 艺术节期间还召开了有关翻译工作的会议,是由我负责主持的,前来参加的有小野正嗣先生、迈克尔•艾默里奇先生等。小野先生既是作家,也是克里奥尔法语文学的翻译家。艾默里奇先生英译了高桥源一郎、川上弘美等作家的作品,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翻译家。会议活动中非常有趣的,是可以感受到译者存在的翻译作品好呢,还是译者自始至终扮演隐形人的翻译作品好这类讨论。我属于隐形人派,不过在文艺作品的翻译这一行为上,此次我能够有机会深入地征询了许多实质性的问题。当然,在究竟是哪种译法好这个问题上,是不会有结论的,但我想,普通的读者肯定也在这样的讨论中感受到了很多乐趣。

迈克尔•艾默瑞奇

——作者的意旨,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通过翻译转达出来呢?

柴田 其实即便不是翻译,也存在着对作者的意旨理解到何种程度的问题,或者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从文章中读出一些作者意旨之外的东西,这也可以说是文学作品的有趣之处。不过这一点暂且不论,因为翻译,肯定是传递了些什么,但有些东西确实是失去了。这是译者时常思考的,是译作中传达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诗歌的翻译,往往失去的比较多。不过如果是小说的话,一般译者都相信在翻译时能把重要内容大致转达出来。

朱诺特•迪亚兹(右)和他的长篇小说《奥斯卡•沃精彩小传》的译者都甲幸治

——俳句的翻译很难吧。

柴田 例如“古池や蛙とびこむ水の音(幽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水声扑通响)”这首诗。日语中青蛙(蛙“ka wa zu”)是3个音,跳进(飛び込む“to bi ko mu”)是4个音,水声(水の音“mi zu no o to”)是5个音,通过3、4、5的音节传达出水波荡漾的情景。而且最后一句“mi zu no o to”中的“no o to”3个音,用了同一个元音o,它是元音中最具穿透力的一个音,由此给人带来余音缭绕之感。但如果要翻译,那么这种余韵就荡然无存,真的是没辙。若是小说那样的长篇文章,那么即便某处稍有缺失,也可在其他地方弥补,所以关系不大,但表现17字的短诗,就不可能这样处理了。也就是说,小说是以冗长为特点的媒质,因此即使有部分缺失也无妨。

现今,日本的小说非常有趣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越境文学”也成为了一大主题。

柴田 例如在美国,文艺杂志以外的普通杂志,每期刊载小说的也就是《纽约客》、《哈泼斯杂志(Harper's Magazine)》等,但《纽约客》在最近2、3年中刊登得最多的作家,恐怕是智利的罗贝托•波拉尼奥(*3)吧。其他还有村上春树、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若(*4)、爱尔兰作家威廉•特雷弗(William Trevor)(*5)等。《纽约客》可谓是一本荟萃美国文化之精华的杂志,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杂志中,也出现了许多美国以外的作家。这种对外打开门户的做法本身,正成为现代世界文学的潮流。

——虽然我认为村上春树是“越境”作家中的一位,但他似乎也被看作是日本作家中的例外。

文学编辑埃尔默•卢克。是他慧眼识金,发掘并向世界介绍了村上春树

柴田 说到日本的翻译文学,一直呈入超状态。去赞同那种无论如何试图增大日本文化的对外传播量的做法,总感觉有些抵触,不过,难得日本有不少优秀的东西,对方却不知道,也让人觉得很可惜。在开拓全球市场可能性这一点上,野茂英雄在棒球运动中首开先河;而在文学领域,村上春树则颇有建树。此外还有漫画和宫崎骏的动画等,英语国家的人们开始觉得日本好像出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这种趋势的形成,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日本的作家们今后也可以积极地走向世界,我认为这种局面正在逐渐形成。

——您觉得日本当代作家的作品,今后能在国外拥有更多的读者吗?

柴田 直到前不久,提起日本文学,在国外都是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的那些看似与传统日本相关的作品,即以外国人心目中的日本为中心的作品。安部公房算是一大例外。但这种情况因近年来村上春树作品的走红而大大改观。国外的村上读者不会为了解日本而读他的书,是因为小说本身有趣他们才去读的。

如果大量的作品被介绍到国外,我想就能让人们理解日本的小说是何等的自由。虽然我的这种说法有些草率,但我认为与美国小说相比,日本小说可能自由度更高。英语国家的小说有严格的规则,感觉有一种难以超越其束缚的地方。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日本小说那种有意识的不断偏离之处,我感觉正是因为如此,才能活生生地成功描写出现代社会。

如果能够通过高质量的翻译进行详尽的介绍,或许有可能引发犹如上个世纪70年代在世界文学中掀起的拉美文学热(*6)现象。现在的日本文学具有一股与当时的拉美文学不相上下的势头。

——那么,对柴田先生来说,“翻译”是什么?

柴田 啊,是一种文字游戏、玩乐(笑)。没有什么能比它更令人快乐了。自己干着有意思,又能让读者高兴,还会得到作者的感谢。对作家来说,评论家既是敌人也是朋友,但他们会把译者百分之百地当作朋友的。

——我记得柴田先生在什么地方写过这样的话:对作家来说,译者“是深更半夜里为他们干活儿的‘小人’(日语中有身份低贱者之意——译注)”。

柴田 与欧美那些身材高大的作家们相比,我当之无愧是个“小人”;还因为时差关系,所以总在半夜里忙活,真的(笑)。

在六本木的现场音乐厅“Super Deluxe”举办的朗诵剧《银河铁道之夜》。与管启次郎(左)等共同参加演出的柴田元幸

采访、撰文:近藤久嗣(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理事)
摄影:大泽尚芳、川本圣哉、大久保惠三、Koderakei
采访协助:日本财团

(*1) ^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曾在英国的电脑公司工作,后改行为作家。1983年凭《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一书初获布克奖,1999年又以《耻》再获布克奖,成为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作家。200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等待野蛮人》、《铁器时代》、《慢性男人》等。东京国际文艺节上,他在世界上首次朗读了最新作品《耶稣的童年》。

(*2) ^ 朱诺特•迪亚兹
1968年12月生于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圣多明各。6岁时全家移民美国。1996年凭短篇小说集《溺水》一举成名。第一部长篇小说《奥斯卡•沃精彩小传》获得2007年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和2008年普利策小说奖。现在麻省理工学院创作专业执教。格外喜爱日本的动漫。

(*3) ^ 罗贝托•波拉尼奥•阿巴洛斯
1953年生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在墨西哥长大。2003年去世,年仅50岁。但过世后依旧名声不减,作品在世界上获得高度赞扬,于2008年获得全美书评人协会奖。作品有《打电话》、《荒野侦探》、《2666》等。

(*4) ^ 爱丽丝•门若
1931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乡村小镇。曾经营书店,后改行为作家。以短篇小说之名人而著称。2005年入选《时代》杂志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 ,2009年获布克国际奖。作品有《憎恨、友谊、求爱、爱恋、婚姻》、《石城远望》等。

(*5) ^ 威廉•特雷弗
1928年生于爱尔兰科克郡。曾从事教师、雕刻家,广告撰稿人工作,后改行写作。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大师。作品有《圣母的礼物》、《命运的嘲弄》、《爱尔兰故事》等。

(*6) ^ 拉美文学热
在拉丁美洲,优秀的文学作品自上世纪60年代起接连不断地问世,试验性的带有丰富故事情节的作品,在70年代吸引了世界的广大读者。其中,驱使有异于西方现实主义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为世界文学带来了巨大影响。代表性作家有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秘鲁的巴尔加斯•略萨等。

美国 出版 文学 小说 村上春树 俳句 东京国际文艺节 翻译 日本文化 世界文学 柴田元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