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首相在美国国会演讲中展示的历史认识与日本的选择
政治外交-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对于受到美国奥巴马总统国宾级规格接待的安倍晋三首相而言,此次访美可谓享尽了破例的待遇。首先,喜欢公事公办的奥巴马总统这次居然奉送了一份意外惊喜,亲自陪同安倍首相参观林肯纪念堂,他还说了不少日语,比如将晚宴上吟诵的俳句中的一节(harmonious feeling)翻译成“和やかに(和睦久存——译注)”,让会场的气氛轻松起来,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他用日语“お互いのために(为了彼此——译注)”直截了当地表述了加强日美同盟关系的目的。然后,作为告别,他在推特上说“近いうちに(过些日子再会——译注)”,约定要在6月的G7峰会上再度聚首。另一方面,美国国会也首次邀请了日本首相参加两院联席会议,并多次以长时间起立鼓掌方式回应了安倍的演讲。
两年前的访美之行,安倍首相考虑到外祖父岸信介当年在举行首脑会谈之前先与艾森豪威尔总统打了高尔夫球,于是赠送了球杆,但奥巴马总统反应平淡,后来甚至没有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两相对比,态度的落差真是显而易见。美方对此次安倍访美的热情态度意味着什么?首先,我想从这个角度加以思考。
外祖父岸信介表明决心
“今天,有幸在这个民主主义的殿堂上发言,我感到无比光荣。当迎着这个颇具历史渊源的殿堂,来到国会山时,我的心中感慨万千。”
1957年6月20日,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首相分别在美国众参两院发表演讲,开篇就用这样的言辞表达了对美国式民主主义的敬意和憧憬,以及日本将在战后紧盯美国的背影,作为民主国家重新迈出步伐的“决心”。
当时美国担心参加了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并获准加入联合国(1956年)的日本今后是否会走上“中立主义”的道路,为了掌握对日政策调整的主导权,美方安排了岸信介访美。
在推进亚太战略方面,日本对美国而言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因此,美国制定了促使“稳健保守政权”在日本扎根、将日本日渐强大的民族主义拉拢入“日美同盟的主线”之中的战略目标(对日政策的根本NSC5516/1,1955年4月决定)。
在这种背景下实现的岸信介国会演讲,是日本首相直接面向作为美国国民代表的联邦议员倾诉的机会,成为了一次极为重要的政治活动。石桥内阁短命而终,接任的岸信介在访美之前遍访了东南亚6国(1957年5月,访美后又访问了9个国家)。他仿佛是作为“亚洲的代表”一般到访了华盛顿。
在演讲中,岸信介要求与往日的敌对国美国成为更加对等的伙伴,表明了将“作为自由世界的忠诚一员”与国际共产主义斗争的决心。演讲的核心是明确表达了日本希望加入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自由主义阵营。会场数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通过此次访美,岸信介为3年后修改安保条约的提案获批铺平了道路。
安倍国会演讲的历史意义
时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俄罗斯以武力吞并了乌克兰,中国试图在东支那海(东海——译注)和南支那海(南海——译注)“通过强力单方面改变现状”(日美两国首脑),在这种新的历史转折时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岸信介的外孙,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受邀来到国会山国会大厦,站上了相同的讲台。这距离他在印度尼西亚参加万隆会议60周年首脑会谈并发表演讲仅仅过去了一周时间。这也让人联想到他与遍访东南亚国家后立刻访美的岸信介首相之间的缘分。
安倍演讲的题目是“迈向希望的同盟(toward an alliance of hope)”,从草稿到最终完成至少修改了10稿以上。首先是了解安倍首相想法和心态的谷口智彦(内阁参事、庆应义塾大学研究生院教授)负责撰写初稿。在此基础上,首相、谷口等人反复磋商,针对讲话的结构和顺序、表达方式、关键词的使用方式和英语译法的准确性等,从各种角度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其间还向谷内正太郎(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事务局长)、佐佐江贤一郎(驻美大使)和斋木昭隆(外务事务次官)征求了意见。由于“remorce(反省)”这个关键词会出现两次,为了表现对于众多“美国年轻人”丧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无可挽回的、惨烈的”历史的反思和忏悔之意,所以将其中一个改成了更具宗教意义的“repentance(悔悟)”。定稿方案直到4月26日才在飞往美国的专机上被交到了首相手中,完成稿的最终出炉可谓经过了细致入微的反复推敲与琢磨。
4月29日,首相的声音在美国国会大厦响起。英语演讲全长约45分钟,分为“开篇”“美国与我”“美国民主主义与日本”“第二次大战纪念”“往昔的敌人,今日的朋友”“美国与战后日本”“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只有改革才能变成强大的日本”“战后世界的和平与日本的选择”“区域同盟的使命”“日本高举的新旗帜”“对未来的希望”等部分。虽然两国的士兵曾经彼此伤害,但经过真正的和解后,如今已经建立起拥有共同价值观、由深厚互信和友情纽带连接起来的国家关系。安倍首相在演讲中讲述了战后70年间力求成为“希望的同盟”的日美关系的成功故事。
在历史认识方面的对美融合
对决、和解,然后建立起友情纽带的<朋友>为度过危机而向未来发起挑战,这完全是美国人喜欢的故事套路。“曾经激战的敌人成为了交心的朋友”——在提及日美激烈战斗过的硫磺岛时,安倍首相加入了一个小插曲,他指着听众席,介绍了曾率领一个中队登陆硫磺岛的美国海军大尉(当时)与指挥日本军队实施防御战的栗林忠道大将之孙新藤义孝已经握手言和的事情,安倍的演讲给美国国会议员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除了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轰炸等问题外,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方面(日美战争)的了断(处理方法),演讲展示了双方的<干脆痛快>。安倍首相用这种形式来证明两国基本上在战时和战后的历史认识上取得了共识,换句话说,这是最近不再公然提出“摆脱战后体制”、事实上已经将此封印的首相在历史认识方面寻求“对美融合”的表达。
综合以上情况,议员们对将最大重心放在了“对未来的希望”这个章节的安倍演讲给予的称赞声中恐怕带有以下的含义。
日本的首相向作为美国国民代表的议员承诺,高举基于国际协调主义的“积极和平主义”旗帜的日本与拥有共同价值观的美国之间具有情感纽带,日本将通过这种纽带在国际社会上发挥作用。
若将安倍首相的这种表态与日美首脑会谈上的成果——“昔日的敌对国成为如今的坚定同盟国”,作为“展现出和解力量的典范”是“并非仅凭国境加以定义的”“拥有全球射程的同盟”(日美联合声明愿景声明)——综合起来加以思考,那么意味着日本已经宣誓:在目前这个世界史的分岔路口,自己将坚决站在美国一方。
这就是立于历史分岔路口的首相,在追忆58年前岸信介演讲的同时向国内外展示出的决断。
已经写好的“战后70年谈话的序章”
在战后70年的今年,从参拜伊势神宫后的年初新闻发布会开始,经过在联合国创立70周年纪念论坛、万隆会议60周年首脑会议等活动中的演讲,安倍首相围绕安倍谈话的思想和历史认识的对外宣传工作通过美国国会演讲跨越了一座高峰。今后,人们的关注目光会转移到,基于战后70年谈话相关有识之士恳谈会报告,首相将会在8月15日(停战纪念日)发表怎样的谈话这个问题上,尽管其内容依然会坚持面向未来的基调,但除了战后的评价外,恐怕也不可能不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个侧面,即针对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亚洲地区的战争的历史认识。虽然安倍的国会演讲给美国国会议员以及华盛顿的日本问题专家留下了良好印象,但真正的评价或许必须结合8月15日安倍谈话才能整体给出。
标题图片:安倍晋三首相(右)与奥巴马总统走出林肯纪念堂(图片提供:AP/Aflo)
安倍晋三 日美同盟 奥巴马 谷口智彦 访美 岸信介 安倍首相 日美首脑会谈 战后70年谈话 国会演讲 美国国会 硫磺岛 战后体制 日美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