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離島遊

長崎 五島列島:尋找「地下基督徒」的歷史足跡

觀光旅遊 文化 歷史

2018年5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專業諮詢機構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推薦將「長崎及天草地區隱匿基督徒相關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中的五島列島至今仍保留著村落遺址。此次,海島攝影師黑岩正和探訪了這個列島。

明治維新前不久的1865年3月17日,在剛對外開放的長崎大浦天主堂裡,杉本Yuri等15名斂聲屏氣於浦上地區的天主教徒走向正在禱告的法國神父Bernard Petitjean面前,向他表白了自己的信仰。

耶穌會傳教士沙勿略(San Francisco Xavier)稱,基督教於1549年傳入日本,並以九州地區為中心迅速向周圍擴展,後來還出現了像促成長崎港開港的大村純忠這樣信奉天主教的大名。但豐臣秀吉在1587年和1596年頒佈了禁教令。1612年,江戶幕府在直轄領地頒佈禁教令,並於1613年推廣至全國。1614年,大部分傳教士被驅逐出國。到17世紀中葉,日本正式開始鎖國。之後,對基督徒的嚴酷鎮壓持續了逾250年。

在這種狀況下的日本,竟然還有教徒隱藏身份並代代承繼信仰,如此的奇跡,據說令法國神父Petitjean深為感動。隨後,在日本「發現信徒」之事傳遍世界各地的天主教相關人員之中。

位於若松島里之浦的天主教徒洞窟,見證了當年地下天主教徒的艱辛歷史
位於若松島里之浦的天主教徒洞窟,見證了當年地下天主教徒的艱辛歷史

旅途從長崎港開始

之後150餘年過去了。2018年,「長崎及天草地區隱匿基督徒相關遺產」即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長崎縣的五島列島,分佈著許多該遺產的遺址。多個港口都有前往五島的船隻,因此筆者決定將長崎港作為此次探尋地下天主教徒遺跡之旅的起點。

大浦天主堂的正式名稱為「日本二十六聖殉教者堂」,它是為了紀念在1597年被豐臣秀吉下令處死的26名天主教徒而建的。這些天主教徒是日本第一批殉教者,在歐洲一直受到人們的崇敬,並在1862年被封為聖人。1864年末,大浦天主堂以此冠名,面向長崎市西阪山丘的殉教地,建起了這座教堂。

教堂正面中央是一座美麗的八角形尖塔。教堂內部,莊嚴而神秘的光線透過彩色玻璃傾斜而下。建立初始,以「參觀法國寺廟」為名拜訪這處教堂的地下天主教徒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仰望這些彩色玻璃的呢?

被指定為日本國寶的大浦天主堂
被指定為日本國寶的大浦天主堂

下一頁: 地下天主教徒移居的島嶼

關鍵詞

觀光 長崎 宗教 五島 名勝古蹟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