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怦然心動的文具世界

TOMOE算盤:在資訊時代開拓新市場

文化

三田村蕗子 [作者簡介]

在此次的文具系列番外篇中,筆者採訪了TOMOE算盤公司。在計算機普及之前,算盤是商家們必備的生意用具。現在,從幼兒教育到預防老年失智症,算盤對大腦的鍛煉成效正受到國內外的矚目。

算盤在日本的獨特改良之路

算盤源自中國。室町時代後半葉,即16世紀末期,使用算珠的計算工具傳入日本,在江戶時代(1603~1867年)得到廣泛普及。

從中國傳來的算珠是圓形的,為了提升手指操作的正確率,日本將算珠改良成菱形。算珠數量也由原先的樑上方2個「上珠」和下方5個「下珠」逐漸演變成現在「上1下4」的日式算珠數量。1935年珠算成為小學必修課時,將當時5個下珠改為4個,成為了現在標準的算盤模樣。

「將下珠改為4個以後,誰都可以通過珠算來學會心算。正因為改良成誰都可以使用的十進位的計算工具,算盤才能延續至今。」(藤本社長)

標準款TOMOE算盤(4,000日圓 + 稅)。算珠採用不易損耗的樺木材料

現在,日本主要的算盤產地是兵庫縣和島根縣。TOMOE算盤公司的產品由兵庫縣小野市的工廠生產。被稱為「斧折樺」的樺樹極其堅固,可使斧頭切斷。工廠至今仍使用這種木材來製造算珠。高級算盤則用黑檀做框,孟宗竹做柱。算珠入框的工作不依靠機器,一律由傳統工匠手工完成。

無論是定位還是計算方法,算盤都是唯一一種可以靠眼睛來確認的計算工具。即使在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算盤也不會失去自己獨特的地位。

(攝影:長坂芳樹)

關鍵詞

文具

三田村蕗子MITAMURA Fukiko簡介與署名文章

自由撰稿人。出生於福岡縣。津田塾大學學藝系畢業。最早撰寫有關流通及商業領域題材的報導,現在為多家商業雜誌、經濟雜誌、流通專業雜誌供稿。 2014年11月下旬移居經濟發展迅速的曼谷,致力於東南亞的採訪活動。個人網站介紹了移居曼谷的經過,同時發布有關曼谷的信息。著作有《夢想與慾望的化妝品戰爭》(新潮選書,2005年)、《法國人為什麼愛『百奇』》(日本實業出版社,2015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