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怦然心動的文具世界

不斷進化的標籤印表機「標籤帶」

文化

三田村蕗子 [作者簡介]

想給日常用品貼上標籤,分類整理,或是將自己的物品與別人的區分開來——錦宮(King Jim)發掘出這種需求,製造出不斷進化的標籤印表機「標籤帶」。通過文字和標籤帶的各種組合,開發出了多種用途。

用途廣泛,滿足從辦公室到工廠,再到家庭的各種需求

輸入文字,按下印刷鍵,配套的標籤帶就會「嗒嗒嗒嗒」地列印文字,然後取下標籤機裡印出的標籤,貼在物品上即可。相信當過上班族的人,對於可以輕鬆製作「標籤帶」貼於資料資料夾上或是置物櫃等等的辦公自動化機器標籤印表機並不陌生吧。

企業用和家用文具生產商,錦宮推出第一款辦公室神器「標籤帶」是在1988年。開發本部商品開發部標籤印表機課長直原隆行回憶當時的情況說道:

「當時職場的辦公自動化正開展得如火如荼。我們公司最賺錢的產品是資料夾,但我們也開始討論是否應該堅持這個老路線,還是順應辦公自動化的潮流開發一些電子文具。而『標籤帶』就在這場關於企業方向性的討論中誕生了。標籤印表機的話,在辦公室裡也可以用來給資料夾貼標籤,跟我們公司已有的產品也很搭。所以我們認為它應該會賣很好。」

那就把貼在資料夾書背處的標籤,從字體風格因人而異的手寫標籤,變成字體清晰統一的印製標籤吧。這麼一來,不僅一目了然,放在架子上也更整齊美觀。

錦宮的初衷從某種意義來說,也算是實現了,也算是「失算」了。因為銷售的「標籤帶」在作為文件夾標籤神器獲得職場重視的同時,也造成出了另一種需求。

「後來有了新的用法:在辦公室,除了文件夾,人們還在文具用品上也貼上印有部門名稱和員工姓名的標籤;在工廠,則會把安全生產的警示標語印成標籤張貼。『標籤帶』標籤帶上的文字不會因為沾水受潮而消失,用戶似乎也很看重這點。」

漸漸地,「標籤帶」的舞台從職場擴大到了一般家庭。兒童隨身攜帶的東西、廚房裝調味料和食物的容器、衣服的收納盒等......那時候還是用錄影帶錄電視節目,而不是DVD,當時就有很多人喜歡用「標籤帶」來整理錄影帶和錄音帶,或是給自己的收藏品做分類。消費者注意到了「標籤帶」可以輕鬆黏貼名字的功能後,便不再拘泥於生產商「給資料夾貼標籤」的初衷,而是根據各自的需要,發明瞭越來越多的新用法。

不同用途,價格也不一樣。照片的「標籤帶」可以列印可愛的「圖案文字」(SR170),主機價格為8800日圓。我們先試了下列印名字。列印完畢後,機器會自動裁切標籤帶

機器配有各種型號的標籤帶,也可以在絲帶上列印。使用錦宮製作的免費服務網站「標籤帶外語標籤工房」,便可以列印英語、簡體中文、韓文等外語標籤

下一頁: 從磁鐵標籤帶到夜光標籤帶,配套標籤帶多達350種以上

關鍵詞

文具

三田村蕗子MITAMURA Fukiko簡介與署名文章

自由撰稿人。出生於福岡縣。津田塾大學學藝系畢業。最早撰寫有關流通及商業領域題材的報導,現在為多家商業雜誌、經濟雜誌、流通專業雜誌供稿。 2014年11月下旬移居經濟發展迅速的曼谷,致力於東南亞的採訪活動。個人網站介紹了移居曼谷的經過,同時發布有關曼谷的信息。著作有《夢想與慾望的化妝品戰爭》(新潮選書,2005年)、《法國人為什麼愛『百奇』》(日本實業出版社,2015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