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錢湯」,樂享日常

「錢湯」漫談

文化

日本的公共澡堂「錢湯」,曾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不可不去的地方。後來,隨著家裡浴室的普及,「錢湯」客人急劇減少,而且很多人可能從未去過「錢湯」,街上也難以看到「錢湯」的身影了。然而,「錢湯」的的確確地會給人一種不同於溫泉的輕鬆舒適感。

典型的日本「錢湯」「TAKARA湯」

如果想體驗東京的公共澡堂「錢湯」,推薦大家去東京都足立區,那裡至今還有30余家「錢湯」生意興隆。在東京23區內,只有足立區的澡堂提供學生優惠,即使在家庭浴室普及的今天,依然保留著濃厚的傳統「錢湯」氛圍,吸引著許多當地居民。

其中,最值得推薦的是創業於1927年的老店舖「TAKARA湯」,有些「錢湯」愛好者還專門遠道而來,以親身體驗這家傳統「錢湯」的氛圍。這幢昭和初期的建築,外觀如寺廟般莊重,由專門建造神社寺廟的工匠親手打造,你還可以看到燒柴熱水的煙囪高高聳立。

「TAKARA湯」設有三角形博風板的大屋頂,這是關東地區「錢湯」常見的一種建築樣式

「錢湯」煙囪的高度規定為23m

「TAKARA湯」第3代主人松本康一說:「祖父鑿井建錢湯時,周圍據說還都是田地。」一些「錢湯」在二戰空襲中燒毀了,但「TAKARA湯」倖存了下來。「空襲時,客人們就關掉電燈,點上蠟燭洗澡」。由此可見,「錢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松本康一身穿開業當年的短褂,上面縫製著家徽。這件衣服據說是在一個舊茶具箱裡找到的

1938年,「TAKARA湯」在現址新建時的珍貴照片

如今的客人主要是当地的中老年人。松本說:「並不是他們家裡沒有浴室,而是獨居老人在家洗澡,不僅要花水費、煤氣費,清掃起來也費力,不如來錢湯划算。」因為周圍還有其他客人,所以也不用擔心一個人倒在浴池裡或突發心臟麻痹等。另外,自附近新建了小旅館後,來泡澡的外國客人也在增加。

更衣室的屋頂很高,開放感十足。女性更衣室還配備了嬰兒床

「TAKARA湯」裡寬闊的庭院充滿日本品味,是由松本康一精通園藝的祖父一手打造的,如今也得到精心整修。松本說:「以前,很多澡堂都有庭院,現在很多都改成自助洗衣店了。」傳統的錢湯,在房子中央設置稱作「番臺」的加高型收費服務臺,這樣一個人就可以掌握男女更衣室裡的情況,以此看管行李及防止違規行為。但是最近,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被人看到裸體,因此這種加高型服務臺也就越來越少了。「TAKARA湯」在1988年的改建中,將「番臺」改成了普通的服務臺。

男浴池更衣室的外廊

泡完澡後欣賞一番日本庭園的美景,也別有一番趣味(左)「TAKARA湯」前臺左側是男浴池,右側是女浴池。請勿走錯(右)

浴室牆壁上的油漆畫,由錢湯畫師丸山清人和著名的錢湯專家町田忍聯手製作。這是一幅雙面畫,背面的畫作是錢湯畫師中島盛夫繪製的。

浴室屋頂處設置了排氣窗

澡堂裡常見的帶有KERORIN(一種頭痛藥)字樣的水盆,這也是一種廣告形式(左)正在睡覺的招牌猫波比(雄性)(右)

下一頁: 「錢湯」背後的故事

關鍵詞

錢湯 温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