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偉人傳

西鄉隆盛:為明治維新鞠躬盡瘁的末代武士(Last Samurai)

文化

西鄉隆盛在明治維新的歷史中留下了諸多功績,譬如兵不血刃實現江戶城開城、建立新政府等等。本文將追溯他波瀾壯闊的一生,還原其人物形象。

西鄉隆盛(1828~1877)是為推翻幕府與實現明治維新鞠躬盡瘁的維新三傑之一。明治維新後,西鄉作為西南戰爭(*1)的逆臣自殺身亡,但在1889年(明治22年)獲得恩赦予以恢復名譽。今年是明治維新的150周年。

本想投水自盡卻保住一命

1854年(安政元年),時年26歲的西鄉隆盛初次見到第11代薩摩藩主島津齊彬。當時的西鄉還是一個負責確認道路、橋樑施工及大米生產情況的下級官員,他跟隨島津齊彬(當時45歲)來到江戶(江戶即現在的東京——譯注)參謁,獲得「庭方役」(與幕府御庭番(*2)相仿的聯絡人員)的職位。西鄉曾多次向藩內提交關於農政的意見書,引起島津齊彬的注意。西鄉曾與水戶藩主德川齊昭的心腹、主張尊皇攘夷論的藤田東湖,以及福井藩主松平慶永的親信、提倡國家門戶開放論的橋本左內等一流精英交往,並受到強烈震撼。

西鄉隆盛誕生地紀念石碑,位於鹿兒島市加治屋町

西鄉在短時間內構築起以水戶藩為中心、連通他藩武士的聯繫網,同時憑藉自身坦率多情的感性性格,贏得齊彬的深度信任。之後,西鄉就成為了齊彬身邊的建言獻策之人。然而1857年,與齊彬私人關係十分親近的阿部正弘去世。阿部是江戶幕府的首席老中(*3),曾竭力推舉齊彬就任藩主。仿佛追隨阿部一般,齊彬在翌年猝然離世,薩摩藩的未來被託付給齊彬的弟弟久光。以此為契機,握有幕府實權的保守派大老(*4)井伊直弼開始大力鎮壓改革派。

西鄉隆盛失去後盾,處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在悲歎之中的西鄉決意徇死,卻被當時主張尊王攘夷的京都清水寺成就院住持月照說服,一同逃往鹿兒島。但後來絕望的二人在錦江灣投江,月照溺水身亡,西鄉卻奇跡般地蘇醒過來。

(※3)^ 老中:江戶幕府的官職之一,是輔佐將軍、總理全部政務的最高官員——譯注

(※4)^ 大老:江戶幕府的官職之一,是輔佐將軍實施政治的幕府的最高官職,非常設,必要時在「老中」之上設置1名——譯注

(*1) ^ 西南戰爭:1877年(明治10年)以西鄉隆盛為核心的鹿兒島士族的叛亂——譯注

(*2) ^ 御庭番:江戶幕府的職務之一,充當裡院的清掃和將軍散步時的護衛,也向將軍提供諸藩國的情報——譯注

(*3) ^ 西南戰爭:1877年(明治10年)以西鄉隆盛為核心的鹿兒島士族的叛亂——譯注

(*4) ^ 西南戰爭:1877年(明治10年)以西鄉隆盛為核心的鹿兒島士族的叛亂——譯注

下一頁: 表現西鄉生死觀的「敬天愛人」

關鍵詞

歷史 明治維新 偉人 西鄉菊次郎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