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偉人傳

坂本龍馬:為近代日本的啟程立下豐功偉績的英雄

文化

在近代日本的誕生歷程中,坂本龍馬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他促成的薩長同盟導致了後來的「大政奉還」。遺憾的是,坂本龍馬未能親眼目睹明治新日本的建立就遭遇暗殺。今年正逢坂本龍馬逝世的150週年,日本各地都相繼舉辦紀念坂本龍馬的活動及展覽。高知縣立坂本龍馬紀念館舉辦的「來自土佐!坂本龍馬展」(展覽會場位於東京的目黑雅敘園),展出了一批珍貴的收藏品。讓我們跟隨展覽會的照片,一同回顧坂本龍馬魅力十足的一生吧。

成為小說、電視劇的主人公

坂本龍馬短暫而戲劇性的一生,至今仍深深吸引著日本人。在2008年公布的「日本人喜愛的事物」(由NHK放送文化研究所輿論調查部編,NHK出版發行)調查中,坂本龍馬緊隨織田信長、德川家康,在「喜愛的歷史人物」排行榜中位列第3。

獲得人們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上文也部分介紹過的龍馬遺留下的書信。書信中,坂本龍馬不僅闡述了自己對治理家國天下的犀利觀點和強烈決心,還展現出一種飄逸的風采。龍馬在信中偶爾會繪製圖畫,做出生動易懂的說明。如此活生生的內容,為人們充分提供了對坂本龍馬這一魅力人物的想像空間。於是,這種想像與坂本龍馬橫跨政治、經濟的絢爛人生重合在一起,便成為眾多小說、電影、電視劇的創作題材。

給乙女的信中,坂本龍馬以繪圖的形式,對自己與妻子阿龍新婚旅行中去的「天之逆矛」(又稱倒矛豎立,是現存於日本鹿兒島縣高千穗峰頂部的人文景觀——譯注)加以說明。圖上,坂本龍馬以伊呂波順的「イ」、「ロ」、「ハ」、「ニ」為標出序號,一旁添加了關於地點的文字說明。完全就如同現在的導覽圖

早在1911年,坂本龍馬的故事就被搬上了大螢幕。1962年至1966年,作家司馬遼太郎在《產經新聞》上連載了歷史小說《龍馬行》(又譯為《龍馬風雲錄》、《坂本龍馬》——譯注)。該作品積聚了大量人氣,多次被拍攝成電影、電視劇,至今仍經久不衰。有人指出,如今人們心中的坂本龍馬形象,正是基於此書形成。

《龍馬行》在中國和韓國也有譯本。由於中國原本便對明治維新的歷史高度關注,所以在幕末志士之中,坂本龍馬的名字尤為中國人所熟知。這可說是深受小說及大量電影、電視劇的影響。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名譽教授Marius Berthus Jansen, 在1961年撰寫了題為《坂本龍馬與明治維新》的學術論文,將坂本龍馬介紹向世界。據說,司馬遼太郎的小說也曾受到這篇論文的影響。

去京都觀光時,建議您不妨順便走訪一下與坂本龍馬相關的歷史場所,例如發生襲擊事件的寺田屋等地。現在仍處於閉館中的高知縣立坂本龍馬紀念館(位於高知縣高知市),也將於2018年春季重新開放。

會場的展覽實況。右側展示的是,平時裝飾在主辦方SoftBank集團社長室的「坂本龍馬等身像」。SoftBank集團的社長孫正義,是坂本龍馬的狂熱愛好者

協助攝影:坂本龍馬逝世150週年高知縣立坂本龍馬紀念館巡迴展「來自土佐!坂本龍馬展」

撰文:井上雄介
攝影:nippon.Com編輯部

(標題圖片:來自孫正義所藏的「坂本龍馬等身像」)

關鍵詞

幕末時期 坂本龍馬 偉人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