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探險

西博德:雙重身分,光影交織

文化

江戶時代後期,德國醫生、博物學家西博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來到日本。在日本的6年間,他收集了數以萬計的植物標本和有關日本地圖及工藝美術品等,並以《日本》、《日本植物誌》、《日本動物誌》3本著作成就了其日本學大家的地位,為歐洲各地的日本博物館建造做出重要貢獻。在他逝世150週年之際,讓我們來觀察一下他的功績。

西博德事件的內幕

1828年,發生了「西博德事件」。西博德回國時乘坐的一艘荷蘭商船在即將離開港口駛往印尼時遭遇暴風雨而觸礁。從船內裝載的貨物中,發現了被禁止攜帶出境的日本地圖、江戶城示意圖以及庫頁島測繪地圖等的複製本。這些都是西博德在「江戶參府」期間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其中被視為問題的,是從高橋處得到的庫頁島詳圖。

事發後高橋自然受到懷疑。雖然知道將日本地圖複製品送給西博德的行為屬於觸犯國家禁令的大罪,但他認為「這樣我國可以從中獲益」——由此可以看出高橋是「明知故犯」,違犯國家禁令幾近是自己的信仰理念所使然。

管理國家機密地圖的高橋被逮捕後,坦白了送給西博德禁品的事實。西博德則否認了間諜嫌疑,稱:「這只不過是自然科學調查的一個環節」。高橋受到懲處,而西博德的收藏品則被悉數沒收,他本人在受審後被驅逐出國。

下一頁: 培理和西博德

關鍵詞

歷史 日本史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