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探險

西博德:雙重身分,光影交織

文化

江戶時代後期,德國醫生、博物學家西博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來到日本。在日本的6年間,他收集了數以萬計的植物標本和有關日本地圖及工藝美術品等,並以《日本》、《日本植物誌》、《日本動物誌》3本著作成就了其日本學大家的地位,為歐洲各地的日本博物館建造做出重要貢獻。在他逝世150週年之際,讓我們來觀察一下他的功績。

利用江戶參府收集情報

荷蘭商館長前往江戶城給將軍進獻禮物宣示忠誠的「江戶參府」之行,對西博德來說是了解江戶的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為當時的幕府是禁止外國人在日本國內自由旅行的。1826年,西博德加入到荷蘭商館長帶領的「江戶參府」隊伍中,一行中除了日本翻譯,還有作為西博德的傭人一同前往的塾生湊長安、高野長英、二宮敬作等。此外,畫師川原慶賀也在同行之列,專事記錄旅途中的風景及風俗。

在江戶(現東京),他們經常投宿於日本橋本石町的長崎屋。在那裏,西博德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其中與熟悉日本國情的最上德內的相遇意義非同小可。因為最上是北方探險家間宮林藏的上司。為確認庫頁島是不是島嶼,西博德問最上:「可否將你繪製的蝦夷(北海道)、樺太(庫頁島)的地圖轉讓與我?」最上知曉將日本地圖給外國人是國家明令禁止的行為,於是低聲回覆:「給你是絕對不可能的,借給你看看吧。但切記此事絕不可說出去。」

當時到這家旅館來求見西博德的人絡繹不絕。如幕府的文書管理調查官員高橋作左衛門景保就曾多次前往長崎屋,目的是要通過西博德手中的克魯真斯坦(Adam Johann von Krusenstern)《世界一周記》,確認伊能忠敬等繪製的日本地圖北部海岸中尚不清楚的地方。高橋說:「如果你給我《世界一周記》,那我可以送你日本地圖的複製版。」那個地圖,是包括北方庫頁島、千島的日本沿海地區測量圖。

下一頁: 女兒「Ine」:日本第1位女醫生

關鍵詞

歷史 日本史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