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的潮流

科幻動漫的歸結點——解讀押井守版《攻殼機動隊》的普遍性

文化

冰川龍介 [作者簡介]

好萊塢將押井守導演的動漫影片《GHOST IN THE SHELL/攻殼機動隊》(1995年)拍成真人電影後,押井的作品再次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筆者在本文中分析闡釋了押井版《攻殼》給日本國內外科幻電影帶來的影響和主題的普遍性。

2017年上映的美國電影《GHOST IN THE SHELL》是根據士郎正宗的漫畫《攻殼機動隊》(1989年開始連載)改編而成的。日本導演押井守最早將該原作漫畫拍成動漫電影《GHOST IN THE SHELL/攻殼機動隊》(1995年),從這部好萊塢真人電影的大量畫面和設定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對他表達的敬意。

在2017年春季上映的山德斯(Rupert Sanders)導演的《GHOST IN THE SHELL》中,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飾演了除大腦以外全身都被改造成人造軀體的公安偵查員(C)MMXVI Paramount Pictures and Storyteller Distribution Co. All rights Reserved. 發行:TOWA PICTURES

押井版《攻殼》曾在1996年獲得了《Billboard》雜誌評選的全美電視錄影帶銷售榜第1名,並對後來在全球引起轟動的電影《駭客任務》(1999年)產生了很大影響,極大地影響了日本國內外的動漫、特攝影像製作。主人公草薙素子作為「戰鬥女英雄」的魅力自不待言,可以將人體融入周圍環境的「光學迷彩」裝置極具視覺震撼,與多腳戰車之間激烈的槍戰等打鬥場面也非常吸引觀眾。包括押井導演創作的續篇《攻殼機動隊2 INNOCENCE》(2004年)在內,這個系列擁有多部作品,而1995年版的《攻殼》最是別具一格。那種標新立異和獨特的世界觀,是與日本戰後直至90年代前的時代背景密切關聯的。

押井守導演《GHOST IN THE SHELL/攻殼機動隊》的女主角草薙素子(c)1995 士郎正宗/講談社・BANDAI VISUAL・MANGA ENTERTAINMENT

下一頁: 「賽博格」,戰後日本的自畫像

關鍵詞

動漫 電影

冰川龍介HIKAWA Ryūsuke簡介與署名文章

動漫及特攝研究家。明治大學研究所特任教授。1958年生。曾在IT企業擔任工程師,活用此經歷,包括技術在內,以全方位視角針對動漫、特攝等影像文化展開評論。擔任「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動漫及特攝archive機構(ATAC)」(庵野秀明理事長)的理事。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