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的潮流

細田守和新海誠——肩負日本動畫行業未來的導演雙雄(二)

文化

冰川龍介 [作者簡介]

票房收割機《你的名字》掀起驚人巨浪,導演新海誠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數位革命的命運之子

新海誠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是因為20世紀末電腦與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普及而引發的「數位革命」。細田守也是在這一時代嶄露頭角的動畫人,1997年在他轉做執行導演之後,東映動畫在電視動畫片的製作中,開始推動數位工具的使用,色彩、攝影、剪輯等流程實現了全數位化,僅在作畫和背景保留了手繪模式。這一變革的浪潮很快席捲了整個動畫行業,2002年超過一半的商業動畫製作已經完成了向數位化模式的轉型。

由於電腦工具的日益廉價,使得專業和業餘之間的差距消失,這給動畫製作帶來了巨大影響。事實上《星之聲》的影像品質完全超出了「業餘」一詞的水準。雖然在人物設定等方面還稍顯稚嫩,但風景和機甲戰鬥場面卻足以媲美專業水準。不僅如此,時效性優於紙媒體的網路使好評迅速擴散開來,又適逢「內容媒體」DVD的普及高峰,所以購買DVD反覆觀賞的用戶激增。這些小小的漣漪,最終匯聚成為巨大的波濤,而新海誠就是在最適當的時機搭乘上了這波巨浪,反過來又掀起了更高的浪潮。

當時包括筆者在內的動畫影評人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動畫行業個人創作者將陸續登場,即將開闢一片藍海」,但現實卻很骨感。儘管到了現在依然有很多個人創作者活躍在動畫領域,但始終沒有形成主流,尤其是2006年視訊網站進入全盛期之後,個人創作的商品化便愈加艱難了。

《你的名字》中的一幕。在新海誠的作品中,流動的雲彩和光芒都給影片增色不少(C)2016《你的名字》製作委員會

下一頁: 「個人製作」更適合探索內心的主題

關鍵詞

動畫 宮崎駿 細田守 新海誠

冰川龍介HIKAWA Ryūsuke簡介與署名文章

動漫及特攝研究家。明治大學研究所特任教授。1958年生。曾在IT企業擔任工程師,活用此經歷,包括技術在內,以全方位視角針對動漫、特攝等影像文化展開評論。擔任「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動漫及特攝archive機構(ATAC)」(庵野秀明理事長)的理事。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