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的潮流

細田守和新海誠——肩負日本動畫行業未來的導演雙雄(一)

文化

冰川龍介 [作者簡介]

宮崎駿的「引退」宣言發表已有3年,細田守和新海誠,兩位動畫長片導演的作品頻頻進入人們的視野。讓我們走進這兩位動畫導演的世界,第1部分首先從細田守說起。

傳說中的細田守版《霍爾的移動城堡》

細田守出生於1967年,2016年11月時值49歲。據說他12歲時就在小學畢業文集裏寫道「想當動畫導演」。當時宮崎駿的第1部動畫長片《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1979年)剛剛公映不久,少年細田從劇場內部使用的劇目記錄中知道了動畫電影設計圖——「分鏡圖」的存在。

到金澤美術工藝大學學習油畫的細田守完成學業後,參加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入職考試。雖然落選,他卻收到了宮崎駿發來的鼓勵信,這後來成為一段佳話。根據細田守的回憶,鼓勵信上寫道「你如果進入吉卜力的話,你的才能一定會被磨耗殆盡,所以才不讓你通過測驗」(摘自雜誌《Free Style》第7期),如今回想起來,果然一語成真。

1991年細田守進入東映動畫,作為動畫師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然後1995年,28歲的細田通過了調職考試,進入嚮往已久的演出部門(執行導演部門——譯者註)。此後,他作為TV版動畫分集的執行導演,很早就以其獨特的影像風格而嶄露頭角。電影導演處女作是1999年春季東映動畫展上集合放映的20分鐘電影短片《劇場版 數碼寶貝大冒險》。他由此開始挑戰如何在大螢幕上表現濃密影像畫面。2000年他執導40分鐘的續篇《數碼寶貝:我們的戰爭遊戲》,由於順應了數位化和網路時代潮流的現代派影像畫面和主題設定,使他一夜成名,從此走入公眾視野。

此後不久,細田被借調到吉卜力工作室,作為動畫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的導演開始為拍攝做準備,但由於種種原因,計劃中斷(2004年上映的宮崎駿版同名作品僅片名相同,內容完全不同)。回歸東映後,2003年在當代藝術家村上隆為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製作動畫短片宣傳片時,細田守被欽點為導演。其實村上隆早在《我們的戰爭遊戲》時期就已經關注細田守的才能了。

東映動畫主打兒童作品,通過集團作業來打造符合客戶與終端用戶的口味的「商品」,具有很強的「動畫工廠」色彩。然而動畫行業存在一種悖論:「沒有創作者個人風格的動畫,也就不具備商品性」。就在這樣一種「相互妥協」的過程中,細田守的個人風格也開始受到關注。

第29屆東京國際影展專題展映「細田守的世界」談話環節上的細田守(c)2016 TIFF

下一頁: 身懷「娛樂電影的王道」基因

關鍵詞

動畫 宮崎駿 細田守 新海誠

冰川龍介HIKAWA Ryūsuke簡介與署名文章

動漫及特攝研究家。明治大學研究所特任教授。1958年生。曾在IT企業擔任工程師,活用此經歷,包括技術在內,以全方位視角針對動漫、特攝等影像文化展開評論。擔任「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動漫及特攝archive機構(ATAC)」(庵野秀明理事長)的理事。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