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書法

金澤翔子:翱翔世界的唐氏症候群天才書法家

文化

金澤翔子生來患有唐氏症候群,在母親和已故父親的呵護和關愛下,如今已成長為世界知名的書法家。從「揮灑淚水」到「光芒四射」,她正在藝術家之路上闊步邁進。

金澤翔子 KANAZAWA Shōko

書法家,雅號「小蘭」。1985年生於東京。5歲開始師從母親,學習書法。2005年首次舉辦個人書法展「翔子 書法的世界」。其後還在鎌倉建長寺、京都建仁寺、奈良東大寺等地舉辦個展。2015年,在紐約首次舉辦了海外個展;同年9月和11月還分別在捷克共和國的皮爾森(Plzeň)和布拉格(Prague)舉辦了個展。與母親共著了《靈魂之書法 金澤翔子作品集》、《海之歌 山之聲——書法家金澤翔子的祈願之旅》等多部作品。

「我想帶給大家活力、快樂和感動」——2015年3月2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世界唐氏症候群日」會議上,金澤翔子以這句話結束了自己的演講。

5歲拿起毛筆

1985年6月翔子在東京降生。當時42歲的母親泰子初次產子,正在歡天喜地之際,被醫生告知孩子患有唐氏症候群,頓時令她陷入了絕望的深淵。據說有一次,苦惱與悲傷中的母親哭著給翔子餵奶時,幼小的翔子泛著微笑伸出小手拭去媽媽的眼淚。泰子說:「是翔子求生的意志、她的和善和乖巧挽救了我」。從那時起,兩人被一種超越了任何母子的強大情誼聯結在了一起。

在翔子5歲的時候,鑽研書法多年的泰子為了「讓翔子交到更多朋友」,在自己家開設了書法班。當時共有4個孩子學習,而一開始就能正確握筆的,只有翔子一人。泰子直覺到「這孩子也許是學書法的料」。

上小學後,翔子有了很多朋友,過著平凡而安寧的生活。轉眼到了4年級,班導師通知說翔子需要轉到設有「特別支援年級」(專為身障學生特設——譯註)的學校就讀。「學校生活這麼快樂,為什麼要轉學」——雖然心有抵觸,但翔子還是無奈地休學了。泰子非常苦惱,不知如何讓女兒熬過這痛苦的時光,最後她想到讓翔子書寫以276字表現佛教精髓的《般若心經》。讓一個有障礙的10歲少女去寫那些難以理解的漢字經文,誰都會覺得是有勇無謀之舉。然而,翔子卻不分晝夜地寫又寫,在母親的嚴厲教導下,流著眼淚堅持了下來。那篇感動了很多人的作品《淚水中的般若心經》就是這樣完成的。

作品《淚水中的般若心經》,1995年 4面 各137×35cm

下一頁: 亡父的愛帶來奇蹟

關鍵詞

書法 身障人士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