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等待著賢治

IHATOV:宮澤賢治追尋的烏托邦

文化

王敏 [作者簡介]

在解讀宮澤賢治的作品時,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字——IHATOV。這個詞代表了賢治心中的烏托邦,它是賢治以故鄉岩手縣為靈感來源而自造的。在賢治誕辰120週年的今天,一位中國籍的賢治研究家對這個詞的意義重新進行了思考。

跨越國境的「IHATOV」

IHATOV並不局限於東北地區,它跨越故鄉的海岸及綿延的山嶺,延伸到大洋中的各個島嶼,橫穿沙漠與大陸,昇華為貫通東西方的烏托邦;繼而又沿著《銀河鐵道之夜》中的透明軌道至上雲霄,向著「永遠的未完成才是所謂的完成」(《農民藝術概論綱要》)的彼岸、向著永遠而前行。

賢治以強大的意志力不斷描繪著IHATOV的世界,最終燃盡了自己的生命之火。如今,我們可以通過賢治作品中描寫的IHATOV,了解他所追尋的夢想究竟是什麼。

下一頁: 宮澤賢治與中國

關鍵詞

文學 宮澤賢治

王敏WANG Min簡介與署名文章

生於中國河北省承德市。畢業於大連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所結業。現任法政大學教授、國立新美術館評議委員,兼任東亞文化交涉學會會長。在中國最早出版宮澤賢治的翻譯作品,同時出版《宮澤賢治與中國》等賢治的研究著作。1992年獲山崎學術獎,1997年獲岩手日報文學獎(賢治獎)、亞洲影展特別委員獎(節目名:宮澤賢治,絲綢之路的夢想)。2000年,憑有關宮澤賢治與中國的研究,獲得御茶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學位。2009年,受到日本文化廳長官的表彰。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