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出怪獸哥吉拉的日本「特攝」

真人版電影《進擊的巨人 ATTACK ON TITAN》展現的世界——樋口真嗣導演訪談

文化

在世界上大受歡迎的日本漫畫《進擊的巨人》拍攝了真人電影。真人版電影的實現完全倚賴於日本的傳統特攝技術和數位技術的融合。成功指揮了這一巨大工程的導演樋口真嗣為我們講述了真人版的世界是如何構築起來的。

樋口真嗣 HIGUCHI Shinji

1965年出生於東京。孩提時代起就愛看特攝電影和電視節目,是特攝迷。國中時代受到很大影響的是1978年公映的東映電影《從宇宙來的訊息》(深作欣二導演),覺得它比同年在日本上映的《星際大戰(Star Wars)》更好看。從高中時期開始在特攝片拍攝場打工。1984年拍攝《哥吉拉》時,他負責讓演員穿戴哥吉拉道具服裝。後來,和庵野秀明(《新世紀福音戰士》)一起創建動畫製作公司GAINAX,1987年擔任動畫片《王立宇宙軍 歐尼亞米斯之翼》的副導演,1995年在怪獸電影《卡美拉 大怪獸空中決戰》中擔任特技導演,並連續製作了《卡美拉2 雷吉翁襲來》(1996年)、《卡美拉3 邪神覺醒》(1999年)。執導的電影作品有《魔女潛艦》(2005年)、《日本沉沒》(2006年)、《黃金公主-敵中突破(The Last Princess)》(2008年)、《巨神兵現身東京》(2012年)等。

真人扮演的巨人和7人操作的大型巨人

當然,作為一部特攝影片,只靠CG技術也能夠製作出巨人。不過,樋口導演和諫山見面交談後,決定了具體的特攝方針。

「(諫山先生對於真人版電影提出了)幾條具體的建議,其中1條就是,不要讓巨人做那些嚇人的表演。比如像怪物一樣咆哮著衝過來,或是惡狠狠地瞪著你,或是張牙舞爪威脅恫嚇等等,這些表現方法不要用在巨人身上。」樋口導演說。「諫山先生對我說,希望巨人的表演能夠讓人覺得:『完全搞不懂這傢伙在想什麼,太可怕了』。聽了他的話,我便決定用『有血有肉』的真人表演來達到這樣的效果,而有這樣素質的演員,要經過層層的選拔。」

於是,攝製組在80多名候選演員中進行了篩選,從中選出了20人來扮演「巨人」。並且早早地就投入到反覆試驗中,在化妝和演技上也下了很多功夫。然後,將攝製的鏡頭運用數位技術加工,按比例均衡地進行了放大處理。

「我參考了波頓(Tim Burton)導演的《魔境夢遊(Alice in Wonderland)》中的紅心皇后(Red Queen)。紅心皇后的身材異常的小,可是頭卻非常大。於是我就想,何不試試相反的組合呢?將巨人身體的某個部位拉長或增大,破壞掉人們習以為常的身體各個部分之間的平衡,僅此一個改變就能讓人產生巨大的恐懼和不舒服。」

影片中,除了活人演繹的巨人,還有多人操縱的超大型巨人。巨人的身體裏有一個人,外面有6個人,一共需要7個人來「表演」。

由CG、活人扮演的巨人和微型模型共同演出的特攝技術,再加上多人操縱的龐大巨人等特效技術,這兩種方法融合而成的視覺效果,為我們營造出生動逼真、扣人心弦的畫面。

在現場指導拍攝的樋口導演。本片的特技導演由尾上克郎擔任(圖片提供:2015電影《進擊的巨人》製作委員會,諫山創/講談社)

運用微型模型和現場特效一直是日本特攝技術最擅長的領域,不過對樋口導演來說,比起拍攝手法,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表現出諫山原作漫畫的世界和風格。「這個方法我最擅長,如果用這個方法,我有信心拍好電影。當然,電影的完成還要依賴300多位CG工作人員對影片進行數位加工。而這是最適合於表現諫山先生漫畫世界的方法。」

下一頁: 「軍艦島」的廢墟對表現真人版的世界功不可沒

關鍵詞

哥吉拉 新世紀福音戰士 CG 樋口真嗣 進擊的巨人 庵野秀明 特攝 VFX 視覺效果 電腦動畫 諫山創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