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出怪獸哥吉拉的日本「特攝」

怪獸特攝電影和日本的獨特拍攝手法

文化

冰川龍介 [作者簡介]

「特攝影片之神」圓谷英二發明了一種獨特的拍攝手法:使用比例模型(微型)和怪獸服裝進行拍攝。日本的特攝影片文化深受國內外影迷的喜愛,本文將回顧其歷史,並探索其獨創性和今後的發展潛力。

「特攝影片」在海外備受崇拜

在日本流行文化中,「特攝影片」(在日本指一種大量使用電影特技的影片,專指一些超現實或科幻題材的作品,自成一類——譯註)是一種給觀眾獨特感受的充滿魅力的影片類型。它用比例模型(微型)、「服裝」這些逼真道具,展示出拍攝對象的豐富細節,讓觀眾通過想像力把它們幻化為別的東西,釋放出驚愕的情感,達到一種確切的精神宣洩。

「特攝」這個詞,本來是「特效攝影」的省略用法,現在大致有以下兩個意思。

(1) 把用通常手法很難拍攝的狀況或拍攝對象拍攝而成的技術
(2) 哥吉拉或超人力霸王等運用特效技術拍攝的角色電影類型

關於第一種意思,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數位技術的急速發展和價格的低廉化,CG成為主流,比例模型等傳統特攝技術的運用逐漸減少。至於第二種意思,現在人們認為的「特攝影片」作品大都是假面騎士、超級戰隊系列等真人大小的英雄題材系列片,比例模型特攝技術的運用仍然是很有限的。

哥吉拉系列電影在日本一共製作了28部,10年前,在《哥吉拉 最後戰役(Godzilla: Final Wars)》上映之後就處於暫停狀態。超人力霸王系列雖然一直有著名怪獸和歷代英雄共同出演的新作品推出,但是大規模的破壞城市的鏡頭並不多。

將怪獸和英雄放置在比例模型布景中,使其在視覺上顯得龐大,然後再拍攝怪獸和英雄打得天昏地暗的場景——像這樣道地的「特攝影片」畫面在日本國內已經幾乎見不到了。反倒是國外正在興起一股「特攝影片崇拜」的風潮。2013年美國製作了描寫巨大機器人和怪獸搏鬥的電影《環太平洋(Pacific Rim)》,今年5月分,好萊塢(Hollywood)新作《哥吉拉(GODZILLA)》已經在世界各國火熱上映,大受歡迎(日本公映是在7月25日)。這些都是日本曾經最擅長拍攝的「巨大怪獸發怒發狂,威脅人類生存空間」的影像,現在美國又斥巨資用CG重現出來了。為了理解這種國內外的巨大反差,我想在這裏談一談日本特攝影片的文化定位。

美國電影《哥吉拉(GODZILLA)》(愛德華[Gareth Edwards]導演)7月25日(五)公映
(C) 2014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 & LEGENDARY PICTURES PRODUCTIONS LLC

下一頁: 「特攝影片」與「卡通動畫片」共同成長的時代

關鍵詞

特攝影片 GODZILLA 圓谷英二 比例模型 微型模型 超人力霸王 哥吉拉 怪獸 新世紀福音戰士

冰川龍介HIKAWA Ryūsuke簡介與署名文章

動漫及特攝研究家。明治大學研究所特任教授。1958年生。曾在IT企業擔任工程師,活用此經歷,包括技術在內,以全方位視角針對動漫、特攝等影像文化展開評論。擔任「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動漫及特攝archive機構(ATAC)」(庵野秀明理事長)的理事。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