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聖地

「四國遍路」1200週年,受到海外關注的日本巡禮

文化 生活

2014年,弘法大師(空海大師)開創的日本巡禮之路——「四國遍路」迎來了1200週年。這條悠長的寺院巡禮路線貫穿四國4縣88處靈地,在全球範圍都可謂絕無僅有,如今它正受到人們的悄然關注。

種田山頭火與斯塔爾博士的「巡禮」足跡

然而,17世紀的江戶時代,四國遍路在很大程度上開始趨向大眾化。僧人宥辡真念留下了關於遍路的遊歷指南《四國遍路道指南》(1689年)。他因明確記錄了88處札所而被稱為「四國遍路之父」,該指南推出後十分暢銷,直至明治時代。

著名的「漂泊俳人」種田山頭火(1882~1940年)曾吟詠道「人生即遍路」。種田曾兩度體驗四國遍路。

遍路路線上尚保存了部分古道

此外,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學者斯塔爾博士(Frederick Starr,1858~1933年)於1921年遍訪88地,留下了外國人四國遍路的記錄,當時,他以「護身符博士」聞名於日本。

就最近而言,2013年11月,日西交流400週年之際,時任西班牙駐日大使訪問了愛媛縣松山市的遍路之道。因為西班牙有一條入選了世界遺產名錄的巡禮之路「聖地亞哥一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

塑造人格、心靈對話之旅

遍訪靈地的行為通常叫做「巡禮」,而在四國則稱為「遍路」。據說這是因為四國在日本列島中屬於相當偏遠之地,而遍路在過去被稱作「邊土」。即便如此,長久以來,還是有眾多日本人巡訪四國88處靈地,以此為契機,抓住了嶄新的人生。

德島(阿波,1~23處)被稱作「發心」之道場,高知(土佐,24~39處)被稱作「修行」之道場,愛媛(伊予,40~65處)被稱作「菩薩」之道場,香川(讚岐,66~88處)被稱作「涅槃」之道場。人們一直認為遍路之旅就是要忘卻家庭、地位、頭銜、財產等一切,一心步行遊歷,由此塑造人格及與自己心靈對話。原則上只能是一人行走,而頭上戴著的草帽上卻寫著「同行二人」字樣,意思是時刻與弘法大師同行。

草帽上寫著「同行二人」字樣

下一頁: 「接待」這種無償行為

關鍵詞

觀光 宗教 文化遺產 四國 巡禮 靈地 遍路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