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新時代的歌舞伎

「第五代」歌舞伎座亮相銀座

文化

2013年4月,重建之後的歌舞伎座(東京•銀座)開業了。若是仿照歌舞伎演員的稱呼,這座劇場可稱為「第五代」。這座嶄新的歌舞伎座不僅承襲了125年的悠久歷史和傳統,同時還具備了最新的功能。讓我們來近距離體驗它的魅力吧!

新記憶的傳承

5樓新設了「歌舞伎座畫廊」,非觀眾也可以入場。這裏將展示平時無法近距離觀賞的服裝、小道具以及珍貴的影像資料。坐落在畫廊旁邊的面積約450m2的屋頂花園也是不容錯過的精彩看點。這裏設有先人的碑,還有第四期歌舞伎座的鬼瓦(獸面瓦)和河竹默阿彌(江戶時代幕府末期─明治時代的歌舞伎作者)所有的石燈籠等。這裏將來應該會吸引大批前來銀座和築地觀光的遊客。

新歌舞伎座的特點是,不僅僅復原了以往的樣子,還提升了功能性,整體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這座建築物的復活也改變了周邊的市容街景。尤其是面向正門時右側的大街(木挽町大街),以前是不能通行的,有一種後街的印象,現在採用棋盤格式的設計,栽種了植物,一下子變得明亮起來。「現在是一個人們從郊外回到城市的時代,我想讓人們享受在歌舞伎座這個慶祝和祭祀空間周邊散步的樂趣。」隈先生如是說。

第五期歌舞伎座不僅具備適應現代需求的功能性,還巧妙地吸收了大眾化口味,已經不單單是建築物的復原和再建。隨著觀眾越來越多,這裏一定會更加熱鬧繁華,新的記憶也一定會繼續傳承下去。

設計在劇場屋頂上的庭園

關鍵詞

歌舞伎 歷史 江戶 銀座 戲劇 劇場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