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中的傳統美“Cool Traditions”

三重縣伊勢志摩:海女的傳統與新風

社會

50年前,日本全國有1萬7千名海女,但現在已減少到約2,000人。她們當中約一半人在三重縣伊勢志摩地區,至今依然從事著傳統方式的捕撈作業。

結束捕撈作業後走上海岸的木村政子

在5月初夏的陽光下,已80歲高齡的海女(*1)木村政子穿上橘黃色蛙鞋,縱身一躍,潛入海底。這裡是三重縣的石鏡海角。對潛入離岩岸數公尺外海中的木村而言,逐浪漂浮的黃色浮標是唯一的標識。感覺已過了很久——實際上還不到1分鐘——木村浮出水面,在黃色浮標旁呼出長長的一口氣,發出猶如笛聲般細而悠長的哨音——「磯笛」。

木村將鮑魚、章魚、角蠑螺等海鮮裝入網袋,調整呼吸後再次潛入水中。在規定的兩個半小時的捕撈作業結束後,她慢慢地走上彎月形海灘。

木村指著網袋說:「今天的海水比預想的渾濁,視線不太好。有點失望。但現在是1年中最好的季節。水溫適宜,鮑魚也能賣個好價錢。」

海女們在「海女小屋」裡取暖

傳統的潛水捕撈作業

雖然昔日海女潛水捕撈時穿著的白色布衣,現在已被潛水服取代,但傳統的捕撈方式卻一直延續至今——她們手持鉤形鑿子,不使用氧氣筒和其他潛水裝備,隻身下潛到海中作業。閉氣時間相對比男性長,並且皮下脂肪較多,有助於抵禦嚴寒的婦女們,在這個地區將海女的傳統繼承了下來。

海女不攜帶氧氣筒,是為了預防她們長時間潛水。海女捕撈作業不僅是傳統的捕魚方式,由於她們不帶氧氣筒,就自然而然地限制了自己的潛水時間;這也是限定捕撈期,防止水產資源衰退,試圖與自然共生的一種有效方式。

近年,海女們擔心這項延續數千年的海女捕撈以及各種相關傳統會消失。年輕女性們嚮往著去大城市,尋找一份更加安全輕鬆的工作,海女的人數逐年減少。

木村政子在專供海女們休息的「海女小屋」裡一邊取暖一邊說:「20年前,我從一家旅遊公司退休,之後開始了潛水捕魚。」這個「小屋」位於離海灘不遠的高處,用漂流木材、石頭、白鐵皮建成。經過兩個半小時的潛水後,海女們已經是「透心涼」了,在小屋中間一個焚燒著木柴和漂流木材的火爐四周,她們圍坐在一起烤火取暖。

木村聳聳肩膀說:「石鏡這個地方的女人都是海女,因為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工作。這裡離鄰村很遠,以前也不通車,就像一座陸上的孤島。」

木村將潛水面罩和潛水服掛在屋外,然後拎著裝有鮑魚的網袋向市場走去。

木村政子手拿裝滿鮑魚的網袋

(*1) ^ 海女,日本、韓國等地的一種古老職業,指不帶氧氣筒隻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等海產品的女性漁民——譯注

下一頁: 海女的經驗,創造出新的活路

關鍵詞

伊勢志摩 海女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