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中的傳統美“Cool Traditions”

加藤卓男:為修復彩陶奉獻一生的陶藝家

社會 文化

岐阜縣多治見市不僅是聞名世界「美濃燒」的陶瓷產地,也是在三個世紀以前就已銷聲匿跡的傳統陶藝「古波斯彩陶(Lusterware)」的重生之地。陶藝家加藤卓男歷經近20年的反覆嘗試許多製作技法後,終於成功再現長期以來始終是一個謎團的彩陶。現在,加藤卓男之子加藤幸兵衛繼承了父親的遺志,正與伊朗方面有關人士密切合作,致力於推動彩陶重歸故里,落葉生根。

浪跡沙漠

修復彩陶絕非容易之事。因為釉藥的成分和製作技法等基本資訊已經蕩然無存。為了盡可能地尋找線索,卓男涉獵各種典籍,詳細調查了博物館內收藏的作品和陶器碎片,但卻是一無所獲。

他所擁有的日本和中國陶器的專業知識派幾乎是派不上任何用場,流傳於歐洲和其他地區的色澤技法也存在差異,無法為他提供參考。即便如此,卓南卻沒有氣餒。他定期前往伊朗收集樣本,向陶器專家討教,並遍訪古代窯址,展開了細緻的調查。他付出大量時間,甚至在當地經常一待就是好幾個月,收集了數量龐大的陶器碎片。

經過近十年的反覆嘗試後,卓男向其子,也是其繼承人的幸兵衛提出希望他在日本協助自己工作。幸兵衛遵照父親從世界各地寄來的信件指示,嘗試調配釉藥,研究各種作品的樣式,還在多治見市老家的作坊裡建造了用於燒制彩陶的陶窯。但即便得到了兒子的協助,他依然未能破解彩陶的秘密。

加藤卓男之子、衣缽繼承人加藤幸兵衛。身後是位於多治見市的家傳陶窯

經歷無數次碰壁,幾近就快要放棄之際,命運女神向卓男露出了微笑。1968年造訪德黑蘭巴列維大學(現在的設拉子大學)時,他聽說了波斯陶器研究領域第一人、該校已故教授阿瑟・厄珀姆・波普生前開展的研究情況。波普教授留下的海量資料中,詳細記錄了釉藥化學成分配比、燒制溫度和陶窯設計圖等關於彩陶製作技法的資訊。

徹底查閱這些資料後,卓男這才發現自己迄今的做法完全不對。原來,波斯陶器使用的黏土與中國及日本的陶器所使用的原料不同,釉藥裡也含有鉛、錫和鈉等東亞傳統陶藝中不會使用的成分。此外,燒制彩陶的窯要很小,一次只能放入幾個生坯,且要用低溫燒制。

加藤幸兵衛也像父親一樣,製作從原創到傳統樣式的各種作品

燒制前的虹彩碗盤

下一頁: 傳統的重生

關鍵詞

陶藝 人間國寶 Art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