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中的傳統美“Cool Traditions”

加藤卓男:為修復彩陶奉獻一生的陶藝家

社會 文化

岐阜縣多治見市不僅是聞名世界「美濃燒」的陶瓷產地,也是在三個世紀以前就已銷聲匿跡的傳統陶藝「古波斯彩陶(Lusterware)」的重生之地。陶藝家加藤卓男歷經近20年的反覆嘗試許多製作技法後,終於成功再現長期以來始終是一個謎團的彩陶。現在,加藤卓男之子加藤幸兵衛繼承了父親的遺志,正與伊朗方面有關人士密切合作,致力於推動彩陶重歸故里,落葉生根。

絲綢之路,一條貫穿中亞的古代東西方交通要道。借助這條通道,各種文物得以流通,其中許多物品也經由中國傳入了日本。300年前銷聲匿跡的古波斯陶藝技法在現今日本得以重現,或許也源於西亞與日本之間的這種緣分。被譽為夢幻陶器的彩陶,在陶藝家加藤卓男(1917~2005年)手中大放異彩,令人大開眼界。

「人間國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陶藝家加藤卓男(岐阜縣多治見市,攝於1995年4月,時事社)

卓男歷經20年不斷嘗試,最終成就了這一壯舉。他找到了復原彩陶的突破口,而這一研究成果,由其子加藤幸兵衛繼承了下來。

古代的輝煌

傳統的彩陶誕生於九世紀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整個西亞地區遍地開花,並達到了這一地區陶瓷器藝術的巔峰。要創造出彩陶獨有的神秘光彩、彷彿鍍上一層金的質感,以及精緻的圖案,需要具備超乎想像的毅力和技術,所做出的成品是無與倫比的美麗,令人為之傾倒。

彩陶在歷史上也曾在埃及燒制過,而進入12世紀以後,拉伊(Rayy)和卡尚(Kashan)等相當於現在的伊朗高原中部地區成為了當時的主要產地。後來歷經多個王朝和帝國,始終興盛不衰,但到了18世紀前後卻突然銷聲匿跡。

彩陶。雞首水壺(左)和藍花瓶

陶藝家加藤卓男家族的陶窯位於多治見市,他是第六代當家,1995年被認定為「人間國寶」,他與波斯陶器的邂逅是在年輕時看到的一本圖冊。卓男在自傳《沙漠之邀》中提到了彩陶與自己專長的「美濃燒」陶瓷器,它們的對比極為鮮明,獨特風格與歷史烘托出的色澤之美是何等地吸引自己、何等地感動自己。

1961年,作為交換生在芬蘭留學的卓男首次踏上後來多次造訪的伊朗國土,獲得了近距離接觸傳統陶器的機會。在伊朗國家博物館,他如癡如醉地欣賞著青釉瓷器、三彩等古代作品。卓男親眼見到波斯陶器,對它們簡直是「一見鍾情」。

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彩陶。然而,當他得知這種散發著美豔光彩的陶器的製作技法已經失傳數百年時,感到十分震驚。能否讓它再現光彩?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加藤決定挑戰色澤鮮豔的彩陶之謎。但沒有想到的是,之後竟然花費了長達20年的時間和巨大的精力。

下一頁: 浪跡沙漠

關鍵詞

陶藝 人間國寶 Art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