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中的傳統美“Cool Traditions”

和紙的世界――紙壽千年

文化

2014年,「日本傳統手抄造紙技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元5至6世紀,造紙術傳入日本。如今,正倉院仍保存著8世紀初製造的用來記載戶籍的國產紙(美濃紙)。在長達1300年的日本紙「和紙」歷史中,造紙技術不斷發展,日本各地製造出各具特色質地的和紙。

融入日本人生活的和紙

長期以來,日本人的生活中都有和紙的身影。

用手抄造紙技術製成的紙觸感柔和,薄卻堅固耐用。古人自然不會對這種珍貴的材料視若無睹。

它們不僅關乎吃穿住等日常生活,還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比如,上漆後製成器皿、塗上蘇子油後製成油紙傘,還將輕而透氣的紙衣當雨衣穿。此外,用它們製成燈籠或紙罩座燈,可用於夜間照明;做成摺扇或團扇,在酷暑季節可用來納涼。

遇上紅白喜事時,系上傳統裝飾紙繩;在神龕前掛起長長的紙幡,雙手合十祈禱;向佛主祈願,在紙上抄寫佛經。此外,還用紙糊的達摩不倒翁、招財貓或紙娃娃來裝飾房間,為生活增色添彩。紙天窗為日式住宅的房間帶來柔和的光線,培養了日本人親近自然與自然共生的感性。這些都依託了和紙的特點--薄而透光,又能自然而然地阻隔外部空氣。

主要用於日本畫創作的「鳥子紙」。用切紙刀切除紙張邊緣後完成

美濃地區(現在的岐阜縣南部——譯注)被認為是日本上乘窗戶紙的產地,據說,「本美濃紙」新糊上窗戶時略泛亞麻色,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日曬,會變得純白漂亮。

過去,江戶(現在的東京——譯注)城裡火災頻發,遇到商店失火,商家會將帳本投入井中免遭燒毀。和紙風乾後便會恢復原狀,墨蹟也不會遇水消失。另外,和紙既不易破損又防蟲耐水。用途廣泛且堅牢的手抄和紙,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下一頁: 張張手工打造

關鍵詞

文化 和紙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