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中的傳統美“Cool Traditions”

樂茶碗,靜寂中蘊含的奧妙

文化

黑樂茶碗如今深受西方的關注。它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請樂家創始人燒製的作品。展現靜寂之美的樂茶碗為何在國外也會受到歡迎?樂家第15代傳人為我們講述了其魅力之所在。

樂吉左衛門 RAKU Kichizaemon

樂家第15代傳人。陶藝家。公益財團法人樂美術館理事長、館長。1949年生於京都。1973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雕塑系,後留學義大利兩年。1981年承襲第15代吉左衛門之名。榮獲過日本陶瓷協會金獎等眾多獎項。2000年獲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勳章。2007年親自設計了開辦的佐川美術館(滋賀縣守山市)內的樂吉左衛門館及茶室。主要著作有《茶碗匠人》(淡交社)、《RAKU: A Legacy of Japanese Tea Ceramics》(合著,青幻舍),作品集《RAKU KICHIZAEMON》(樂美術館)等。

與西方現代藝術貼近

樂吉左衛門親身體會到,可以與西方人就奧妙的黑樂茶碗的世界進行對話的時代已經來臨。例如,法國畫家克萊因(Yves Klein,1928~1962年)創作的深藍色單色作品,就「捨棄了全部抒情部分,塗滿畫布的都是單色」,俄裔猶太畫家羅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年)的抽象主義繪畫也是「近乎黑色的、表現形式簡樸單純的單色作品」。

樂吉左衛門分析說:「這些現代美術作品與400年前長次郎的作品相比,時代和條件相異,因此不能說是同樣的;但西方文明和日本文化恐怕已進入可跨越時空進行對話的時代——『你也把畫布全塗成黑色了呀!』『你的茶碗也是漆黑的!』『這是為什麼呢?』」

第15代吉左衛門製作的燒貫黑樂茶碗,2012年,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藏,在繼承樂家傳統的基礎上,以現代陶藝家的眼光創作的當代作品,受到了來自國外的關注

樂吉左衛門在2009年威尼斯雙年展期間舉辦的「In-Finitum」展覽會上,曾展出過自己燒製的樂黑茶碗。走進美術館昏暗的小屋,裏面只有這個茶碗與羅斯科的一幅繪畫,此刻樂吉左衛門體味到:「羅斯科的抽象表達與繼承了長次郎『基因』的茶碗的黑色,它們有著廣泛的共同領域可以互相傾述。」

採訪、撰文:川勝美樹
攝影:川本聖哉

標題圖片:樂吉左衛門,凝視著自己燒製的樂茶碗

茶碗中的宇宙  樂家單傳的藝術

展出地點: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
展出時間:2017年3月14日〜5月21日
門票:普通1,400日圓,大學生1,000日圓,高中生500日圓,國中生以下免費

在俄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普希金國家藝術館及美國洛杉磯市立藝術博物館舉辦巡迴展後,樂吉左衛門進一步豐富了大獲好評的樂茶碗歷代展品,包括長次郎的那些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的作品在內,名碗齊聚一堂。繼京都展之後,凱旋故里,目前正在東京展出。

樂吉左衛門介紹說:「此次展覽主要展出長次郎的作品,此外本阿彌光悅等人的代表作也彙集一堂。尤其是長次郎的茶碗,堪稱是最具代表性的傑作。畢竟,那是利休的茶碗,是利休曾經用來喝茶的。」繼而他斷言:「在我的有生之年,這樣的展覽不會舉辦第二次了。」因為茶道用的茶碗,飽含著收藏家的情感,不是輕而易舉地就能讓他們拿出來展覽的。「為了舉辦展會,我登門拜訪一位收藏家。在我借到茶碗,登上運輸車時,看到那位收藏家以神道祭拜的做法,向我們擊掌並深施一禮,這讓我再次感受到茶碗在收藏家心中的分量。」

◆詳情請點擊此處閱讀

關鍵詞

傳統工藝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