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中的傳統美“Cool Traditions”

樂茶碗,靜寂中蘊含的奧妙

文化

黑樂茶碗如今深受西方的關注。它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請樂家創始人燒製的作品。展現靜寂之美的樂茶碗為何在國外也會受到歡迎?樂家第15代傳人為我們講述了其魅力之所在。

樂吉左衛門 RAKU Kichizaemon

樂家第15代傳人。陶藝家。公益財團法人樂美術館理事長、館長。1949年生於京都。1973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雕塑系,後留學義大利兩年。1981年承襲第15代吉左衛門之名。榮獲過日本陶瓷協會金獎等眾多獎項。2000年獲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勳章。2007年親自設計了開辦的佐川美術館(滋賀縣守山市)內的樂吉左衛門館及茶室。主要著作有《茶碗匠人》(淡交社)、《RAKU: A Legacy of Japanese Tea Ceramics》(合著,青幻舍),作品集《RAKU KICHIZAEMON》(樂美術館)等。

靜寂中蘊藏的激烈

「在巴黎日本文化會館的展廳裏,很多法國人在長次郎的黑樂茶碗前看得入神,久久不肯離去。我向一位剛步入老年的白髮女士詢問她對第1代樂茶碗的印象,她回答說:『感覺非常靜。』我自己當年留學義大利時,為了求得一靜,經常去羅馬式教堂,我以此為例又問:『西方也不乏寧靜的空間和藝術作品,與長次郎的靜有何不同呢?』她回答說:『靜的本質不同。』我深深地被她的話所打動。」

這位女士的確感到了本質不同的『靜』,不過要想用語言表達出來,她表示「必須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那一刻,直覺告訴樂吉左衛門,現代西方人正試圖去捕捉日本式的「靜寂」的本質。這與19世紀後半期的日本主義不同,當時荷蘭畫家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年)等人「對日本浮世繪的構圖以及全新的二次元變形手法感到震驚,並力圖在自己的畫風中嘗試這種表現形式」。樂吉左衛門稱,他感覺到西方人正在「超越裝飾性和設計性,探索隱藏在長次郎黑茶碗背後的思想性」。

樂茶碗之所以能夠成為茶道中獨一無二的存在,是因為這種陶器鮮明地體現了利休茶道中的「靜寂」思想。要為樂茶碗尋根,也饒有趣味。長次郎的父親是從中國歸化日本的,他將施以色彩鮮豔的釉上彩繪的「素三彩」燒製技巧傳到日本,這就是樂茶碗的起源。長次郎大膽地將原本色彩豐富的陶器燒製成單調的黑色,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對世間的常識和傳統價值觀說『不』」,表達自己強烈的反抗。「因此,看似靜寂的長次郎的茶碗,在本質上蘊藏著深遠。深邃,表現為亦靜亦強,通過堅守這種寧靜,給他人以強烈的震撼。」

下一頁: 「宇宙」的誕生

關鍵詞

傳統工藝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