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中的傳統美“Cool Traditions”

浮世繪——江戶世風民情的寫照

文化

小山•布麗奇特 [作者簡介]

浮世繪曾對西歐的近代繪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在浮世繪在國外的知名度依然很高,不過人們並不清楚它在江戶時代最初是用於何種目的。在本文裏,法國的日本美術研究者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您解說浮世繪的入門知識。

教育和報道方面的作用

江戶時代是一個教育普及的時代。除了武士子弟學習的學校,還誕生了寺子屋,商人、工匠、農民的子弟開始去寺子屋學習。描繪孩子們學習、哭鬧、大笑和玩耍的浮世繪大量留存了下來。浮世繪還被用於讀音練習、記憶花鳥名稱等等。明治以後,日本開放國門引進了英語教育,印有字母表和英語基本單詞的浮世繪也應運而生。

在現代,沒有人會去用剪刀來剪浮世繪,不過在江戶時代,還有很多供剪裁玩耍的浮世繪,人們可以將其剪裁做成可換衣服的人偶和模型等。雙六(一種圖版遊戲,遊戲雙方按照骰子擲出的數字在圖上或盤上行進,看誰最早抵達目標——譯註)浮世繪深受大人和孩子的喜愛,猜謎畫和剪影畫也很有人氣。

(左)歌川國芳《各種武者猜謎畫》(1847-1852年前後) (右)歌川廣重《各種即興影法師進港船茶碗茶托》(1830-1843年前後),山口縣立萩美術館浦上紀念館藏

到了江戶末期,人們對外國的興趣日漸高漲,描寫外國人日常生活的浮世繪也大量印刷出來。在那個沒有報紙的時代,浮世繪還發揮了向距離江戶千里之遙的各個地方傳遞資訊的作用。歌舞伎演員去世、自然災害、犯罪等社會新聞成為浮世繪的創作題材。描繪大名鼎鼎的武士、怪談裏的幽靈和妖怪的浮世繪也十分受歡迎。

(左)二代歌川廣重《亞墨利加佛蘭西南京》(1860年) (右)葛飾北齋《百物語盤屋》(1831-1832年前後),山口縣立萩美術館浦上紀念館藏

下一頁: 昇華為藝術的浮世繪

關鍵詞

藝術 歌舞伎 浮世繪 江戶 美術 風俗 日本主義 町人文化

小山•布麗奇特Brigitte Koyama-Richard簡介與署名文章

武藏大學人文系教授。生於巴黎。獲巴黎大學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在早稻田大學研究所研習日本的近代文學。專業是比較文學、美術(日本主義(Japonisme))。著作有《夢中日本 愛龔古爾(Edmond de Goncourt)與林忠正》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