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中的傳統美“Cool Traditions”

浮世繪——江戶世風民情的寫照

文化

小山•布麗奇特 [作者簡介]

浮世繪曾對西歐的近代繪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在浮世繪在國外的知名度依然很高,不過人們並不清楚它在江戶時代最初是用於何種目的。在本文裏,法國的日本美術研究者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您解說浮世繪的入門知識。

浮世繪的作用:日常用品和廣告

鈴木春信最初製作的多色印刷木版畫是一種被稱作「繪曆」的日曆。畫在日曆上的中性而纖細苗條的人物,以及用凹版或凸版不著色印刷而創作出浮雕效果的技法,都讓當時的人們驚嘆不已。

繼繪曆之後,有具體用途的浮世繪越來越多地被製作出來。江戶時代商業非常繁榮,尤其到了江戶末期,餐飲店、百貨的前身——和服店開始用浮世繪進行宣傳。歌川廣重(1797-1858)的浮世繪上就畫有和服屋大丸(現在的大丸百貨)。

歌川廣重《江戶名勝大傳馬町大丸和服店之圖》(1847-1852年前後),山口縣立萩美術館浦上紀念館藏

當時,傳染病對一般白姓來說是一件嚴重的威脅,畫著有防治效果的食物或有害食物的浮世繪大量出版,銷售一空。

浮世繪還被用於化妝品的宣傳,尤其是妝粉和胭脂。在當時,用於化妝的顏色有三種:妝粉是白色的,口紅是紅色的,畫眉毛和染黑牙齒的染料是黑色的。不過還有一種化妝方法十分流行,那就是學妓女的樣子把下嘴唇塗成綠色(請參照下圖左)。價格昂貴的高純度胭脂,如果重複塗抹好幾層,甚至會閃耀著忽綠忽紫的彩色效果。

(左起)溪齋英泉《當世好物八契KEN酒》(1823年)、喜多川歌麻呂《扇屋內花扇YOSHINO TATSUTA》(1796年)、東洲齋寫樂《第三代瀨川菊之丞田邊文藏妻OSHIZU》(1794年),山口縣立萩美術館浦上紀念館藏

下一頁: 浮世繪是流行時尚發源地

關鍵詞

藝術 歌舞伎 浮世繪 江戶 美術 風俗 日本主義 町人文化

小山•布麗奇特Brigitte Koyama-Richard簡介與署名文章

武藏大學人文系教授。生於巴黎。獲巴黎大學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在早稻田大學研究所研習日本的近代文學。專業是比較文學、美術(日本主義(Japonisme))。著作有《夢中日本 愛龔古爾(Edmond de Goncourt)與林忠正》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