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中的傳統美“Cool Traditions”

浮世繪——江戶世風民情的寫照

文化

小山•布麗奇特 [作者簡介]

浮世繪曾對西歐的近代繪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在浮世繪在國外的知名度依然很高,不過人們並不清楚它在江戶時代最初是用於何種目的。在本文裏,法國的日本美術研究者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您解說浮世繪的入門知識。

浮世繪實行分工制

鈴木春信《騎馬賣糖郎》(1765-1770年前後),山口縣立萩美術館(Hagi Uragami Museum) 浦上紀念館藏

最初錦繪的價格很高,不過很快就下降到一杯蕎麥的價格。浮世繪的製作是協同作業。首先,出版商向自己選定的畫師徵約素描稿。素描稿經出版商行會審定後,交付給木版雕刻師,然後再轉到負責印刷版畫的刷版師手中。

在當時,出版商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著名出版商蔦屋重三郎(1750-1797)發掘了喜多川歌麻呂(1753-1806)、葛飾北齋(1760-1849)、東洲齋寫樂等許多在當時擁有頂級技藝的畫師,請他們作畫。浮世繪的售賣則由「繪圖小說店」這種專賣店或是小販來承擔,他們會把浮世繪捲成筒狀交到顧客手裏,就像現在的海報一樣。

浮世繪重量輕、不占地方,作為江戶特產深受人們喜愛。在19世紀照片發明出來之前,它的人氣地位未曾被撼動過。

下一頁: 浮世繪的作用:日常用品和廣告

關鍵詞

藝術 歌舞伎 浮世繪 江戶 美術 風俗 日本主義 町人文化

小山•布麗奇特Brigitte Koyama-Richard簡介與署名文章

武藏大學人文系教授。生於巴黎。獲巴黎大學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在早稻田大學研究所研習日本的近代文學。專業是比較文學、美術(日本主義(Japonisme))。著作有《夢中日本 愛龔古爾(Edmond de Goncourt)與林忠正》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