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並非日本獨有!
文化-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在日本「Manga(漫畫的日語讀音——譯註)」過於強勢,從而實現了獨立發展。因此日本人只要一提起連環畫就只會想到日本的「Manga」,卻忘了在海外也有相同類型的文化。」——說出這段話的是,在2012年11月18日於日本東京國際展覽中心(Tokyo Big Sight)舉辦的「世界漫畫節」中擔任執行委員長的弗雷德里克•圖爾瑪多(34歲)。
以法國和比利時為中心誕生的漫畫在法語中被稱為「Bande Dessinée」(BD)(*1)。圖爾瑪多懷著將BD在日本進一步推廣的一腔熱情,在2008年創立了專業雜誌《Euromanga》。「世界漫畫節」便是在那之後開始醞釀的一項計劃,而「通過漫畫進行國際交流」的觀念也逐漸引起人們的共鳴,對此表示贊同的人群不斷壯大。
這次首次舉辦的「世界漫畫節」與僅限原創作品參展的同人誌展銷會「Comitia」同時召開。歐洲、北美、亞洲的出版社和大使館在漫畫節中也擺出展台,一時精彩紛呈。漫畫節給讀者提供了一個尋找日本市場上未銷售海外漫畫的大好機會,同時也是各國連環畫作家通過簽名會等形式與讀者進行交流的場所。其中的壓軸戲是現場訪談活動,由從法國和比利時邀請來的BD著名作家與日本的大友克洋、浦澤直樹進行現場對話。
「了解海外優秀作品對整個日本漫畫界必定大有好處。讀者的感受性也會因此變得更加豐富。而我恰巧就處於能對BD、American Comic、Manga這三種形式連環畫均等閱讀的環境中。這對於我自己的人生也極有好處。」圖爾瑪多說道。
遺憾!夢想的同台表演未能實現
圖爾瑪多在高中時期非常喜愛連環畫,一心想當個漫畫家。尤其讓他震撼的作品是大友克洋的《AKIRA》,BD作品方面則是Régis Loisel的《追尋時間鳥》(原著:Serge Le Tendre)。
「日文版在11月9日剛剛發售。這部作品讓我歡呼雀躍,不禁驚嘆道原來BD也能描繪出精彩的幻想世界,在娛樂性上一點都不亞於American Comic和Manga。」
圖爾瑪多為「世界漫畫節」曾邀請Loisel來日本,並安排其與大友參加現場訪談活動。
「對我來說,兩位「大神」能站在同一舞台,這原本是夢想般的計劃,但是Loisel卻因家人身體狀況而無法訪日。這真是太遺憾了。我本來還想把完成不久的《追尋時間鳥》日文版親手交給他本人呢。他不僅是我喜歡的作家,也是名留在BD史冊的偉大作家。」
說起BD界的泰山北斗,就不得不提一提今年3月過世的Moebius。他是大友、浦澤等日本大作家們公開表示受到其影響的作家。
「能和Moebius相比的就只有Loisel了。受到Moebius影響的下一代,尤其是80年代後開始看BD的那一代漫畫家們,毫無疑問基本都受到了Loisel的影響。對於我這種三十多歲的讀者來說,再也沒有哪部BD作品能夠像《追尋時間鳥》那樣立刻抓緊我的內心。不論是情節展開,還是人物性格塑造,都非常新穎。真不愧是一部改變時代的作品。即便說英雄式幻想就起源於這部作品也不為過。」
歐洲連環畫的改革家是Manga一代
代替Loisel來到日本的是Bastien Vivès。
「他是一位年輕作家,如今在法國深受歡迎。雖然只有28歲,卻已經發表了大約20部作品。其作品主題豐富多彩,包括冒險、家庭、校園、芭蕾、愛情等。如此年輕就能靈活掌控這麼多類型的題材,儼然已經躋身一流作家的行列。將來也肯定是一位流傳後世的作家。」
雖然泰斗Loisel訪日未能成行有些令人遺憾,但是這個時候能夠認識Vivès,對日本讀者來說也許是種「僥倖」。 Vivès從日本Manga中受到不少影響,對創作的思考方式也很新穎,「與過去的BD作家完全不同」。
原本BD作家除了按照作畫和劇本進行分工之外,不怎麼會和其他人進行聯合作業。然而Vivès卻不拘泥於這些,他對在自己原稿上留下其他人的印記並不反感。
「Vivès能與夥伴一起合作創作,並且主要使用數位方式創作漫畫,可以說他是技術方面的改革家。另外他還在部落格上發表作品,通過網路轉帖增加粉絲,並最終實現文字出版。這種方法也是新一代作家所獨有的。」
據說他最近正在參考《食夢者》(*2)創作日本風格的格鬥漫畫,又有傳言說他在使用日本漫畫界特有的產品製造式(分工式)方法,以保證每週20頁的速度畫出作品。
漫畫中的「作家主義」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年來嶄露頭角的Emmanuel Lepage。他獨自承擔原著和作畫的兩項工作,非常強調作家的個人風格。《Muchacho》(日文版,飛鳥新社)以革命為題材,而最新作品《Un printemps à Tchernobyl》(日文版尚未出版)則著眼於核電廠問題。
「這是根據2008年4月他本人在車諾比村滯留兩週的實際體驗所畫。既可以說這是一篇採訪報道,也可以說是一篇包含個人所遇所想的隨筆。他一邊走在車諾比的旅途,一邊不斷地詢問自己為何要來。原本是打算來確認「死亡國度」的,但結果在那裏看到的卻是生命,生龍活虎的居民以及生機勃勃的自然。他通過作品表現出來的並不是類似反對或贊成核電廠這種層次的東西,而是作為一個目擊者的現場證言。」
看過漫畫後覺得「日本可以居住」
還有一位BD泰斗也不能忘了,那就是比利時人François Schuiten。他的作品兼具工匠氣質和藝術創造性,以城市建築作為背景的構圖十分出色,一條條細線勾勒出夢幻世界。他與身為Manga一代、數位一代的Vivès不同,據說有時候一頁作品需要花一週時間。圖爾瑪多對其代表作品《黑暗諸國》稱讚道:「這簡直就是將藝術和文學完美融合的BD史上的名作。」
負責《黑暗諸國》劇本的是Benoît Peeters。圖爾瑪多對這位作家帶有一些「個人」迷戀。Peeters與在日本居住超過10年的漫畫家Frédéric Boilet合作,於1998年創作了Tokyo est mon jardin(日文版,光琳社出版)。
「為我創造出訪日契機的就是這部作品。我雖然是日語專業,但是在大學二年級時,對日本還不是很了解,曾經有段時間甚至還猶豫過是否要輟學。此時我找到了這部漫畫,看過後不禁開始覺得「這麼看來似乎我也可以在日本居住」。在那之前我心中對日本的印象是「奇怪的另一個世界」,認為東京過於城市化,怎麼會是能住人的地方,在這種地方日常生活一定十分辛苦。但是這部作品中描繪的東京卻很「和平」。我覺得這裏會有適合我的人際關係,於是就想一定要親眼看看,這就是我來日本最初的理由。所以說如果沒有Peeters,也許就不會有世界漫畫節了(笑)。」
邂逅一本好書,從而改變了人生,這種事情確實存在。世界漫畫節也一定會成為規模更加宏大,並且活力四射的邂逅場所。
(2012年11月9日)
流行文化 漫畫 歐洲 法國 核電廠 bande dessinée 活動 Manga 浦澤直樹 Comic BD 海外漫畫節 比利時 大友克洋 Moebius Emmanuel Lepage Régis Loisel Bastien Vivès François Schuiten Benoît Peeters 大使館 國際交流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