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三社祭:寺廟、神社和祭祀不可思議的淵源
Guideto Japan
社會 文化
三社祭已有700年的傳統,每年都裝點著淺草的初夏。現在的三社祭是由淺草神社主持的祭祀儀式,不過它的起源與淺草寺有著很深的關聯。三社祭的由來與寺廟(佛)和神社(神)密切相關,追溯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它與淺草這片土地有著神奇的淵源。
其他語言閱讀
-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神明乘坐神轎在城中游行
關於三社祭的最古老的記述是在正和元年(1312年)。根據記載,3月18日,淺草寺的觀世音菩薩現身(降凡),搭載著三位神明魂靈的神轎從淺草神社進入淺草寺的正殿,與觀世音菩薩共度一晚(降凡會)。第二天,乘船渡過因緣極深的隅田川,經「舟祭」後,抬著神明的神轎在城中緩慢遊行。
「每年一次,人們請來三位神明在淺草寺的正殿與觀世音菩薩共度一晚,隨後請神明乘坐神轎觀看淺草城中的樣子,這便是三社祭最初的意圖。還有一層含義是,因為我們找來許多人抬神轎,神轎就會搖晃,如此一來神明的力量就會傳播到地面上。」
直到江戶時代末期,這一祭祀活動都是由淺草寺和淺草神社共同主持的,可以說是「神佛混交」的祭祀禮儀。然而,到了明治元年(1868年),倡導富國強兵的明治政府將神道奉為國家宗教,發布「神佛分離令」,寺廟與神社便分開了。因此三社祭也開始由淺草神社主辦,降凡會和舟祭都廢除了,唯有抬著三位神明的神轎在城中游行的總神社神轎「渡御」儀式延續了下來。
「現在,很多當地人已經不了解這些歷史了,更別說外地來的遊客了。每一個祭祀活動,都必然有當地獨有的傳說和風俗。如果能夠理解這些,就能夠從更深的層面享受祭祀的樂趣了。」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祭祀的歷史及其與城市的淵源,平成12年(2000年),「降凡會」復活了。曾經中斷過很長時間的將神轎抬上淺草寺正殿的「升殿、退殿」儀式也恢復了。今年(2012年)是三社祭創始700週年,三月份,還舉行了渡船搭載神轎渡過隅田川的「舟渡御」儀式。這一儀式在昭和33年(1958年)曾復活過一次,可是在以後的三社祭中就再也沒有在人們的眼前出現過了。如今時隔54年三社祭的這個舟祭活動又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