ヤマザキマリ(Yamazaki Mari):在異文化裡成長的奇特漫畫家

文化

年僅14歲就一個人踏上歐洲旅行,後在17歲那年負笈義大利留學,從此之後,ヤマザキマリ輾轉在敘利亞、葡萄牙、美國等各地生活。這些異文化體驗成為她的資產,讓她不斷推出許多突破當代漫畫侷限的作品,在她眼中,是如何看待現在的日本?

ヤマザキマリ YAMAZAKI Mari

漫畫家,1967年於東京都出生,17歲那年為了學畫而遠赴義大利,在國立佛羅倫斯美術學院攻讀油畫與美術史。1997年以漫畫家的身分出道,作品《羅馬浴場》拿下第3屆漫畫大獎,以及第14屆手塚治虫文化獎短篇賞的殊榮。著書繁多,包括《沒有國境的人生》、《男性論》、《賈伯斯傳》、《大師普林尼》等等。輾轉待過敘利亞、葡萄牙、美國,目前定居義大利。榮獲平成27年度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獎。2017年獲義大利星勳章的commendatore獎。

察言觀色的文化跟不察言觀色的文化。

在歐洲的鄉間小城里斯本的日子,讓她滿是波瀾的人生得以稍事喘息,然而就連她本人也沒料到,這一次她在當地創作出的《羅馬浴場》,竟然掀起了空前熱潮。於是,新一波衝擊再次向她的生活襲來。

ヤマザキ  我原以為自己會一輩子沒沒無聞,就這樣畫著漫畫,直到死後依然無人知曉。我對此非常滿足。

但沒想到,突然間我卻忙得不可開交起來,還讓先生憤怒地質問我,「家庭生活該怎麼辦?」不管怎麼做總是一波三折,這就是我的人生。

可是,多虧這些波折,讓我能夠冷靜地分辨祖國日本有哪裡好,哪裡不好。像是這陣子常引發討論的溝通問題。日本人終究是善於察言觀色的民族,會把許多幽微的情緒層次寄託在隻字片語的交談中。

相形之下,義大利人不論在什麼場合都會以自己為重,大聲表達自我。我想,這應該是「人終究無法相互理解」這個想法,在羅馬漫長的爭戰歷史中,漸漸形塑了他們對人之體認的基本調性所致。或許正因為這樣,日本人講求社會一致性,義大利人卻徹底尊重個體與家庭。

此外,就連街景也明白呈現出這些觀點上的差異。在日本,如果覺得老舊的市容帶來不便,就會力求變化、改善,因為日本人認為利便性能促進經濟沒什麼不好。可是義大利就不同,即便能賺再多錢他們也不會拆除老建築,就算在商業大城米蘭,直到今日人們都還守著建築物不能高過米蘭大教堂的規定。

我的意思不是要人直白地去比較誰優誰劣。我只是認為,在像義大利這樣歷史悠久的國家裡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之處。

在ヤマザキ眼中,處在這全球化的浪潮裡,有什麼東西是值得日本人向世界誇耀的呢?

ヤマザキ  那當然是溫泉啦!(笑)

我曾經領著十名義大利熱情女性遊歷日本,其中她們最喜愛的就屬溫泉旅館了。

和式空間之美,還有包括飲食在內的各種細膩款待,義大利的餐廳跟旅館服務態度多半冷淡,或是該說,他們神經比較粗(笑)。對了,還有旅館夜裡總是很安靜,這點對於會聊天聊通宵的義大利人來說似乎很驚奇(笑)。

溫泉是日本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正如義大利人傳承古老的街景市容那樣,我覺得日本人也應該把這個文化好好呵護,代代傳遞下去。

除此之外,我覺得日本人擁有的「驢脾氣」或許也是一項值得向外國誇耀的特質。所謂驢脾氣,是指像驢子那樣每天孜孜矻矻,腳踏實地完成工作的態度。拿車子來比喻,就像豐田汽車的Corolla車系那樣質樸剛健。雖然不很顯眼,但就算苛刻使用上好幾年也絕對不會壞,我覺得這其實很迷人呢。正因為有這份驢脾氣,日本才會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職人大國。

所謂職人並不僅限於傳統領域,像是美髮師、廚師、工程師之類也算在內。若沒有求道者一般的耐力,能全心投入自己被賦予的工作,想必無從孕育出這樣細微而刁鑽的執著堅持。當事物在全球化的趨勢下更加趨向均值之際,若說有哪項日本人的特質能一展長才,我想,答案莫過於這份驢脾氣了。

如今正在勢頭上的全球化浪潮,是以歐美國家的白人文化作為基準。如果你學過義大利的歷史,就會知道人們必須花上100年、200年的時間,才能夠好好吟味人與異質文化,而後融會貫通。

在全球化浪潮染指到最淺的層面以前,人們必須先自行釐清,確實知曉每個國家、地域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存在,如此一來,也才有更高的機率倖存下去。

就我個人來說,在義大利時我雖然置身於人類史上最為璀璨的藝術之中,卻也經驗過極度的窮困生活,這份經驗是我重要的資產。多虧於此,我才能學會一課極為重要的價值觀:「不可用金錢度人」。正因為有過這份體驗,所以當漫畫大紅特紫,身邊突然冒出一大筆錢時,我才得以冷靜自持。

《賈伯斯傳》漫畫一套6本,改編自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原作的《賈伯斯傳》。

愛子離巢。在經驗種種的波瀾之後,她選擇與丈夫Beppi一同在義大利古都帕多瓦安居。座落於此的帕多瓦大學擁有全世界最古老的天文學系。

ヤマザキ  帕多瓦是世界一級觀光勝地,從威尼斯搭電車往西行約莫30分鐘,便會抵達這座老城。這裡有非常多歷史遺產,像是史格羅維尼禮拜堂,裡頭有出自文藝復興黎明期的大師喬托(Giotto)之手,被譽為其最高傑作的濕壁畫。而且,這附近還設有工業區,並不單只依附於觀光之下。也就是說,他們擁有扎實的經濟基礎,不隨時勢浮沈。

不光是帕多瓦,諸如波隆那、帕爾馬、摩德納等義大利各地的老城都仍保有著自己的風格,生命氣息至今依舊。如果問我對現在的日本有什麼建議,我認為,與其一窩蜂地跟著流行跑,整天嚷著全球化、觀光云云,倒不如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把日本專屬的固有特色好好傳承下去,或許還來得更重要。我覺得像帕多瓦那樣,和各個時代兼容並蓄而且擁有豐富層次的樣貌相當珍貴。

以義大利與日本為雙重據點生活,雖然能享有雙倍的樂趣,但也得吃上雙份的苦頭(笑)。雖然這事做起來並不容易,但義大利人那份窮盡所有感官享受人生的熱情,仍讓我覺得相當美好。自古以來,這兒就像是一道文明的交岔路口,我在此地和擁有多元背景的世界各地的異國人們互相交流,獲得許多經驗,並據此淬煉出我的脊柱。

採訪、撰文:清野由美
攝影:大河內禎

關鍵詞

漫畫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