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由一:創造「樂園」的自然農法家

社會

現代農業果真「高效率」嗎?獨自確立了以「不犁田」、「不以蟲草為敵」、「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為3原則的「自然農法」,並一直親身實踐的川口由一先生提出了這樣的質疑。讓我們就此來探索一下防止資源枯竭,能夠代代相傳的農業永續發展模式。

川口由一 KAWAGUCHI Yoshikazu

1939年出生於奈良縣櫻井市專業農戶。國中畢業後從事農業, 但由於使用農藥和化肥而弄壞了身體。受到福岡正信宣導的不耕地、無肥栽培的自然農法的影響,從1978年開始不斷摸索,確立了自己獨特的「自然農耕」。他還致力於鑽研中醫。著有《生命存於自然農耕中》(創森社)、《自然農法種菜入門》(主編,Gakken Plus)。

不能為了享受文明而犧牲自然能源

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靠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無論草木,無論昆蟲野獸,無論眼睛所看不到的微生物還是土中的微量元素,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生物是「不存在也無所謂」的。特別是以太陽光為代表的自然能源,是支撐生命的源泉。現在,由於全球氣候暖化,給地球環境和生態系統帶來各種惡劣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在經受大自然的考問。如果說尚有解決辦法,那選擇之一也許就是自然農法。

川口  太陽光和風力被稱為再生能源,被認為是永遠都用不完的,但事實上這些能源也都是有限的。人類將太陽光轉換成電力進行消費,這其實就是在消費自然能源。因為這無異於人類掠奪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陽光。地熱、風力、潮汐,亦皆如此。包括人類在內的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動,並不會將自然界的資源消費殆盡。食入,排出,活著,死去,生命周而復始。但是,只有我們人類才持續進行著經濟優先的消費活動,叫囂「還是不夠,再多點再多點」,大量消耗自然能源。如果這種狀況不改變,總有一天會給地球環境帶來無法挽回的決定性的打擊。我們必須儘早意識到這個事實。

只要我們不改變以經濟優先的消費文明,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糧食問題和能源問題。但是,這也不是「只要回到工業革命之前的生活就可以」那麼簡單的事情。人類應該明白,我們只要融會古今智慧,抑制貪欲,知足常樂,最終總會找到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方法。

落花生、帝王菜(長蒴黃麻) 、西瓜、白蘿蔔、黃豆等自家手採的種子。有的種子持續採集了40年以上

採訪、撰文:加藤恭子
攝影:加藤熊三

標題圖片:川口由一先生在自然農法田裡

關鍵詞

農業 自然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