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由一:創造「樂園」的自然農法家

社會

現代農業果真「高效率」嗎?獨自確立了以「不犁田」、「不以蟲草為敵」、「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為3原則的「自然農法」,並一直親身實踐的川口由一先生提出了這樣的質疑。讓我們就此來探索一下防止資源枯竭,能夠代代相傳的農業永續發展模式。

川口由一 KAWAGUCHI Yoshikazu

1939年出生於奈良縣櫻井市專業農戶。國中畢業後從事農業, 但由於使用農藥和化肥而弄壞了身體。受到福岡正信宣導的不耕地、無肥栽培的自然農法的影響,從1978年開始不斷摸索,確立了自己獨特的「自然農耕」。他還致力於鑽研中醫。著有《生命存於自然農耕中》(創森社)、《自然農法種菜入門》(主編,Gakken Plus)。

與使用機械和石油產品的現代農業形成對照

自然農耕是一種環境負荷極少的「永續發展農業」。使用的工具只有鐮刀、鋤頭等用手來操作的工具。只用雜草和蔬菜垃圾等土地上自生的東西作為培育作物的養分,因此幾乎不花費成本,又可以永久持續。而且,也不將其他地方製作的有機肥、堆肥等拿來使用。但是作為一種生產糧食的方法,自然農耕是不是效率不高呢?

川口  在這個開發中國家還有很多人因饑餓而死亡的21世紀,或許有人會質疑,靠雙手勞作的自然農耕究竟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如果買來拖拉機,不一會工夫就能犁完一大片的田地。乍看這樣效率很高。可是,你想一想,為了製造1臺拖拉機,需要調配多少資源、消耗多少電力、又要有多少人為此花費多少勞動時間呢?地球這麼大,這個工作量可不得了!再說,大家都在講海外採掘的磷礦石等生產化肥的資源也會在不久的將來面臨枯竭。這樣看來,自古以來的只使用農具和人力來培育作物的自然農耕方式,豈不是最為高效、最能永續發展的糧食生產方式嗎?

3月,為夏季蔬菜建造育苗溫床。在30cm深的坑裡鋪一層稻草,加一層生活垃圾、米糠、稻草……,這樣層層疊加,然後鋪上青草和稻草並澆足水;最後,將厚約15cm的泥土蓋在上面,平整之後撒上種子。四周用稻草圍起來,上面蓋一個木框油紙蓋子。由於自然發酵而產生的熱量提升了土地的溫度,這樣就能比露天土地早一步培育出夏季的蔬菜苗

下一頁: 聽任自然界的力量,土地會愈發肥沃

關鍵詞

農業 自然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