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與魂:專訪日本製刀大師宮入法廣

文化 技術

日本刀是最能展現日本魅力的傳統器物之一。即使在武士階層已經消失的現代,製刀的傳統仍然經久不衰。本文專訪了日本國寶級製刀大師宮入法廣,請他向我們介紹日本刀的魅力。

宮入法廣 MIYAIRI Norihiro

1954年生於日本長野縣,刀匠。長野縣無形文化財。日本刀劍界革命性人物,他打破流派之間的藩籬,大膽開創了現代日本刀的新境界。從國學院大學文學院畢業後,師從國寶級刀匠隅谷正峯,後成為日本最年輕的無鑒查刀匠,這是刀匠中的最高級別。2010年,獲刀劍界最高獎項正宗獎。作為現代刀劍大師,他曾成功復原正倉院藏品,此外,日本皇室高圓宮家女王殿下的護身刀、前橫綱朝青龍在相撲開賽儀式上佩戴的太刀也出自他手。除颯爽的日本刀,他還製作優雅的「刀子」——一種在天平時期(729—749年)備受日本貴族青睞的小刀。
宮入法廣Meta頁面

不尋常之路

日本刀曾被稱為「武士之魂」。自平安時代(794-1192年)起,武士的時代持續了近千年,最終因明治維新畫上句號。廢刀令頒佈後,佩刀的武士逐漸消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武士道精神受到否定。在盟軍總司令部(GHQ)佔領時期(1945-1952年),就連劍道使用的竹刀也被禁止。現今,根據《槍炮刀劍類持有等取締法》規定,未經許可不得持有日本刀,但製作日本刀的工匠並沒有消失。目前,日本製作工藝美術品刀劍的工匠約有350人,宮入法廣是其中最受矚目的工匠之一,他曾復原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鐵劍。在宮入法廣手中誕生的刀究竟有何魅力,為何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日本刀有許多流派,如相州傳、備前傳等等,流派風格各不相同。我的父輩們屬於相州傳,而我最早師從備前傳的刀匠隅谷正峯老師,那時我20多歲。隅谷先生是人間國寶,他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刃紋——隅谷丁子。他擁有其他刀匠無法模仿的獨創性,這一點吸引了我。但在注重傳統的刀劍界,拜師於自己家族之外的流派可謂前所未聞,所以當時我被視為顛覆常規的怪胎。

形似丁香花的刃紋是備前傳的一大特點
形似丁香花的刃紋是備前傳的一大特點

在隅谷老師門下學了5年後,我在父親的指導下磨練了9年技藝,之後自立門戶。我在日本長野縣東御市成立製刀工作室,後於39歲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無鑒查刀匠」,這是刀匠最高級別。然而,當我進入知天命之年時,卻罹患疾病,而那本應是刀匠的事業巔峰期。在病榻上,我下定決心,不再局限於備前傳的框架,要嘗試製作相州傳的刀,開闢一條打破流派藩籬的新路徑。

自江戶時代(1603-1868年)末期,宮入一族便世代以製刀為業。我做的日本刀融合了傳統與跨越流派的創新,或許,大家正是從中發現了妙趣所在。

被認定為長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紀念太刀
被認定為長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紀念太刀

下一頁: 比想像中更沉重的武器

關鍵詞

匠人 刀具 日本刀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