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總監佐藤可士和:視覺標誌的力量,突破溝通屏障

文化

日本設計界代表人物之一佐藤可士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設計方法論——「視覺標誌,塑造品牌(ICONIC BRANDING)」。那麼,其具體含義是什麼呢?本文將為大家揭示他通過品牌戰略,引導一個又一個專案走向成功的秘密。

佐藤可士和 SATO Kashiwa

創意總監。1965年生於東京。多摩美術大學平面設計系畢業。曾供職於博報堂,2000年創立「SAMURAI」工作室。涉足平面設計、項目設計、藝術設計、空間設計,以及企業和地方產業的品牌設計等廣泛領域。著作包括《佐藤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日經Business人文庫)、《佐藤可士和的見面會》(鑽石社)等。慶應義塾大學特聘教授、多摩美術大學客座教授。2016年度日本文化廳文化交流大使。http://kashiwasato.com/

2000年創立「SAMURAI」工作室以來,佐藤可士和在各個領域主持制定品牌戰略,並一路取得成功。迄今的主要客戶包括國立新美術館、UNIQLO、樂天、711超商、本田、洋馬、三井物產、NTT Docomo、今治毛巾、合味道紀念館、藤幼稚園、千里復健醫院、明治學院大學、歌舞伎第8代中村芝翫等,業務內容也涵蓋了各種標識、象徵性圖像符號以及產品的設計、廣告宣傳、品牌塑造、建築規劃等多個領域。

在資訊氾濫,不斷朝著多語言化方向發展的世界,佐藤重視的是「傳達訊息於一瞥之間」。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法論便是「視覺標誌,塑造品牌(ICONIC BRANDING)」。它是將標識、產品、空間等一切事物都視為「視覺標誌」,借助「語言外之語言」的力量,突破溝通的屏障。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回顧佐藤經手的幾個項目,一起去看看他對「視覺標誌」的認識。

下一頁: UNIQLO:「源自日本」的印象

關鍵詞

設計 品牌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