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歷史學家,銘記著廣島原子彈轟炸中遇難的美軍俘虜

政治外交 社會 文化

1945年8月6日的廣島原子彈轟炸死難者中,包含有12名美軍俘虜。業餘歷史學家森重昭為尋找這些美軍俘虜遇難者家屬,花費了40多年時間。美國電影導演Barry Frechette在《放河燈(Paper Lanterns)》中記錄了他的有關工作活動歷程。

森重昭 MORI Shigeaki

1937年出生。業餘歷史學家,廣島原子彈轟炸的倖存者。2008年出版了《死於原子彈轟炸的美軍士兵》(光人社)。現在和妻子佳代子居住在廣島,育有二子。

Barry FRECHETTE Barry FRECHETTE

1970年出生,1992年畢業於美國石山學院(Stonehill College)。在波士頓(Boston)從事廣告宣傳片的製作工作長達25年。目前在廣告公司Connelly Partners擔任創意服務總監。《放河燈(Paper Lanterns)》是他的第1部電影作品。與妻子Carolyn和兩個孩子居住在波士頓郊外的比爾里卡(Billerica)。

世界上第1次原子彈轟炸後的混亂

在二戰結束前後的混亂時期,美軍無從知曉關押在廣島的俘虜的情況,只能以「失蹤」來通知他們的家屬。即便在親屬們對他們的生還不再抱有希望之後,長期以來官方對有關問詢都採取千篇一律的籠統回答。終於,到了1983年,美國政府不情願地證實,美軍俘虜在廣島原子彈爆炸中犧牲。

1945年,當時只有8歲的森重昭,在吞噬了他的故鄉的巨大慘禍中死裏逃生。

他回憶當時的情景說:「原子彈轟炸時,我正在距核爆中心西北2.5km的學校附近的山丘上」,「爆炸衝擊波把我掀進小河,等我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在蘑菇雲裏。周圍一片漆黑,可以說是伸手不見五指。」

「核爆令人難以置信的威力,將房屋、樹木以及周圍的一切捲入空中,我還以為是地球爆炸了」,森先生說。

「我竟然安然無恙,簡直是奇蹟。」

在戰後重建的同時,森重昭也重新開始了自己的人生規劃。在學校,他最擅長歷史,成績也出類拔萃,夢想著成為一名歷史學教授。然而他卻沒能如願,大學畢業後,他先進了一家著名的證券公司,之後又在樂器製造商Yamaha一直工作到退休。據說,他都是利用週末時間從事有關調查工作的。

下一頁: 發現業餘歷史學家的使命

關鍵詞

歷史 電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 廣島 俘虜 原子彈轟炸 森重昭 Paper Lanterns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