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是臺灣——訪「灣生」岡部茂

政治外交 文化

生長在處於戰前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戰後回到日本的人被稱為「灣生」。28歲以前一直在臺灣臺北生活的岡部茂先生(97歲)為我們講述了迎來70週年的「臺北大空襲」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臺灣的情況及自己後來的人生經歷。

岡部茂 OKABE Shigeru

1918年生於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市大正町。1931年,臺北建成小學畢業後,升入臺北州立第一中學校(現在的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1936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家裏開辦的印刷廠工作。1945年,和臺灣本地青年一同被徵入伍,但不久後戰爭結束。後來,所有財產均被從中國來到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被留用為印刷技術指導人員。次年的1946年12月,解除留用。從臺灣基隆港回國。1947年1月,從佐世保港登陸後,在原籍所在的群馬縣前橋市定居下來。同年,進入前橋市內的印刷公司工作。1997年3月,工作滿50年後退休。進入長子經營的印刷公司,2014年退休。

在故鄉臺灣舉辦同學會。目標是在101歲時登上臺北101

——什麼時候再次回過臺灣呢?現在也經常去嗎?

岡部 再次回臺已是回國32年之後的1978年。那次是參加公司舉辦的旅遊活動。之前去臺灣很不方便,既沒有機會也沒有時間。後來,每隔兩三年我就去一次臺灣,順便參加小學同學會。

我們上建成小學時一個班大約50人,其中10%是臺灣人。有時候臺灣同學來日本,有時候日本同學去臺灣,大家來往頻繁。名人校友包括已故演員岡田真澄、逆歌(反覆顛倒均能歌唱的歌曲——譯註)唱將中田芳子和臺灣政治家彭明敏。

大家被遣返的時間各不相同,後來日本同學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劇變,而臺灣同學也因為上過主要接收日本人的學校而在戰後中華民國的統治下處境艱難,大家彼此沒辦法連絡,而且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重溫往日同窗之情。但度過這段艱難時期後,我們成立了同學會,至今仍一直在舉辦活動。去臺灣的時候,大家一大早就起來去自己曾經住過的地方、學校周圍逛逛,追憶當年的情景。

拜訪陳水扁前總統和馬英九總統(岡部茂先生提供)

岡部茂先生的3位姐姐。左起分別為光子女士(103歲)、明子女士(101歲)和照子女士(99歲)(岡部茂先生提供)

建成小學現在已更名為臺北當代藝術館,成為了臺北市重要文化遺產兼現代藝術館,每次有機會,我們還會拜訪臺北市長。我還見到了當年曾任臺北市長的陳水扁前總統和馬英九總統。以前的建築現在得到了妥善的利用,我感到十分欣慰。

我近期最後一次到臺灣是在去年,我計劃明年,也就是我98歲時再去。我現在的人生目標是要在101歲時到臺灣登上臺北101。另外,我還有3個姐姐,年紀最大的已經103歲,她們都很健康。到我100歲時,我們姐弟4人加起來就超過400歲了。我們都覺得今後的人生還要再接再厲呢!

關鍵詞

日本 馬英九 臺灣 第二次世界大戰 臺北 嘉義農林 灣生 高砂族 高砂義勇隊 臺北大空襲 岡部茂 岡田真澄 陳水扁 辜振甫 蔣介石 前橋 膠印 上每印刷工業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