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人是把握距離的高手」——「落語」演員林家正藏

文化 生活

「落語」從江戶時代流傳至今,反映了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幽默、悲哀和情愛。我們訪問了一位在東京「下町」出生長大的道地江戶人,請他談了江戶、「落語」、「下町」以及淺草的魅力。

林家正藏 HAYASHIYA Shozo

「落語」演員。1962年出生於東京根岸町。父親是號稱「昭和爆笑王」的已故「落語」演員林家三平。1978年,以「林家kobu平」之名加入「落語」協會。1987年,在連勝13人後晉升為最年輕的「真打」(最後出場演壓軸戲的演員——譯註)」。2005年,繼承第九代林家正藏的藝名。曾獲得國立名人文藝大獎古典「落語」金獎、淺草大獎鼓勵獎等獎項。林家正藏不僅活躍在「落語」界,還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從事演員、配音演員等工作,且對爵士樂和美食文化也有很深的造詣。曾擔任NHK連續電視小說《小梅醫生》的旁白。最新作品有動畫電影《古斯柯布多力傳記》(2012年7月7日上映),電影《東京家族》(預定於2013年1月上映)。

一夥無能之眾,卻不知何故開朗而快活

「落語」(*1)演員林家正藏的父親是有著「昭和爆笑王」之稱的林家三平。2005年3月,他繼承了第九代林家正藏的藝名,同時對古典「落語」還寄予了滿腔熱忱。讓我們一起聽聽他​​是怎樣講述「落語」所描繪的日本人的生活。

——最近,聽「落語」的年輕人好像多起來了。

「是『落語熱』吧。以前曲藝場的觀眾大多是老年人,最近也常常能看到年輕人的身影了。如今, RAKUGO(日語『落語』的讀音——譯註)這個詞,外國人也能理解了。以前為了和歐美那種站在舞台上表演的單人滑稽喜劇想區別,常把『落語』演員介紹成『跪坐著表演的滑稽喜劇演員』,或是『傳統滑稽喜劇說書人』。

不過,讓我驚訝的是,觀眾席上的外國人常常會放聲大笑。『落語』裏有時會出現『長屋』、『吉原之郭』(*2),日本的年輕人有時候連『澡堂子』這種詞都聽不懂,相比之下外國人笑得竟然比日本人還要多。一問才知道,他們是學習日語和日本文化的。」

——看歌舞伎的時候,可以租用耳機聽配有英文解說的台詞,所以外國人也能看得懂。「落語」不能藉鑑這種方式嗎?

「如果那樣做的話,『落語』就不成其為『落語』了(笑)。因為『落語』的引子是每天都有變化的。

『落語』的關鍵是如何用敘述來打動人心。這一行考查的是演員是否能夠準確到位地描繪出自己在『落語』中想表達的觀點和境界。」

出現在『落語』裏的人物大都是凡夫俗子。要么是極度自卑的人、記性不好的人,要么是怕老婆的男人、缺心眼的小偷,要么是害怕黑夜的幽靈、受人欺惑的狐狸等等,都是這類人或動物。但不可思議的是,他們雖然無一不是平庸之輩,卻個個活得歡快開朗,積極樂觀。

當然他們也有憂愁和苦惱,但他們不會終日悲嘆哭泣,或是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他們全都抱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態,一切順其自然。結果,常常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而當事人卻哈哈一笑了事。從他們身上我們看不到任何虛榮和慾望。」

「下町」獨有的人際交往方式

——現在有很多日本人也不很了解江戶(*3)人的生活方式了吧?

「確實如此。比方說,有這樣一個小笑話,反映了典型的江戶人的為人處世。

『我回來了!』
『您回來啦!』
『唉,隔壁那家人,家裏有小孩,卻不吃米飯,吃的是番薯!小孩子肯定是喜歡吃米飯的。我說,咱家還有米嗎?』
『有啊。』
『那就拿給他們吧。』
……
『我回來了。』
『怎麼樣?』
『高興得直哭呢。說是好久沒米飯吃了。』
『是嗎?太好了!那咱們也吃飯吧!』
『沒飯。剛才都給隔壁人家了。』
『那…,那就吃番薯吧!』

多麼隨遇而安的樂天派啊,太可愛了。那個男人看到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只有番薯吃,心裏覺得可憐,就吩咐妻子把自己家的大米拿給他們吃。可是他說這話時,並沒有想過要給自己家裏留一半出來。聽了丈夫的吩咐,妻子更是把家中所有大米都拿了過去。看到有困難的人,他們有一種無法視而不見,置之不管的心情。」

——這背後應該就是「下町」(*4)特有的一種人際交往形式吧?

「您說對了!最近,有一個住在郊外公寓的朋友搬到了『下町』。我問他:『和鄰居相處,很煩心吧?』他卻說,完全沒那回事。原來住在郊外公寓的時候,不知道左右上下都住的是什麼人,即便在電梯裏遇見樓裏的住戶,也互相不打招呼。因為不知道鄰居都是一些怎樣的人,也不了解他們在想什麼,反而更讓人感到憂心忡忡。在『下町』,早上一碰面,人們會打招呼說:『啊,早安!您走好!』只此而已。看似多管閒事,但絕不會涉及不該涉及的領域;而當他覺得這件事我不管不行的時候,就會毫不猶豫地介入進來。『下町』的人們,非常善於把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不可思議之地」淺草

——對正藏先生來說,說書場和曲藝場眾多的淺草(*5),是您從小就熟識的地方了。聽說在2005年,您繼承第九代林家正藏藝名的遊行隊伍經過淺草雷門時,受到了14萬人的慶賀和聲援。

「淺草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喜劇人才輩出的地方。我認為這裏有溫情守護、培養藝人的深厚土壤。我出生的台東區根岸,較之附近的上野寬永寺,氣氛相對比較閑靜;而淺草從春天賞櫻開始就有一種不講虛禮、喧囂繁鬧的感覺。如果說根岸是『高雅』,那麼淺草的印象就是『歡快』吧。」

——淺草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老店鋪吧。

「淺草是一個『不可思議之地』。總覺得存在著一些你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笑)。它就是這樣,有很多不同尋常的人。

淺草有一家我父親(已故『落語』演員林家三平)生前常常光顧的鰻魚餐廳。不過我一直去的卻是另一家。有一天那家鰻魚餐廳的老闆突然沖我發火說:『你老爸以前那麼地關照我,你為什麼不來我這裏吃飯?』可是要知道,您老人家再用『今天我可要和你論論理』之類的話來威嚇我,我畢竟和您是初次見面的陌生人啊(笑)。日後,我去他的餐廳時,雖然他嘴上嘟囔著:『早不來,現在才來……』,可眼睛裏卻充滿了笑意。

要是來了不喜歡的客人,他會若無其事地說:『我們已經關門了』。後來我一問,才知道之前他和那位客人鬧過一次不愉快。他的餐廳既賣鰻魚盒飯(鰻重)也賣烤鰻魚,不過烤鰻魚不附帶米飯。按他的說法,反正烤鰻魚配米飯也不會好吃,這裏就是這個規矩。可是那位客人卻說:『你有米飯就給我上一碗。』店主說:『不行,不上。不滿意就請回吧。我不收你的飯錢,也請你別再來我這裏了。想吃烤鰻魚套餐,就給我去別的店吃。』就這樣把顧客趕走了。不過話又說回來,那位顧客也真是夠怪的,都被人趕出來了,竟然還滿不在乎地又來了(笑)。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乖僻而固執。但反過來看,那就是他們的性情裏有一種在某一個環節上絕不讓步的執著。你看他開口第一句話不是『歡迎光臨!』,而是『怎麼又來了?』。正當你心裏嘀咕著『怎麼能對客人說這種話呢』,卻發現他的眼睛在微笑。然後,他會為你端上最美味的鰻魚。我說的『不可思議之地』就是這個意思。很是有趣,真的。」

——這種店要是生客進來會不會很緊張?

「對待外來人就不一樣了,非常寬容的。即便是淺草,這裏的居民原本都是來自各地的,大家都這麼說。正因為它容納了各類人等,所以才會嘴不饒人。個中情境就得您自己體會判斷了。」

——淺草的觀眾對「落語」是不是要求很高?

「那倒不是。一般行家不會板著一張臉來聽,更多的人都是抱著大笑一場、盡情享受的想法來的。即便在台上表演的不是自己捧場的演員,很多觀眾也不會冷落他們。不過,如果你稍有裝腔作勢或者取巧耍滑,觀眾席上就會有一種『絕不允許這種事情』的氣氛。反過來,即便是新手,只要他們覺得你很努力,也會寬容以待,送上熱烈的掌聲。你即使是上了電視的名人,如果表演草率馬虎,也難免不落得個掌聲稀疏的結局。」

看「落語」的幾點要領

——去曲藝場看「落語」,怎樣才能更盡興呢?

「如果是從來沒聽過『落語』的人,來之前不要做任何『功課』。就算聽了CD裏名人的段子,在現場能營造出那種氣氛的『落語』演員也沒有幾個。另外,可以和投緣的朋友或父母一起來。一開始最好不要帶孩子,因為『落語』裏面少不了會有一些桃色段子,那畢竟是大人們的世界。

還有,事先找好散場後要去的餐廳。蕎麥麵店也行,烤串店也行,或是文字燒(*6)店也可以。就像人們看完戲劇或音樂會後,在回家的路上會順便去一家美味雅緻的餐廳用餐,或者看完相撲比賽后會去吃相撲火鍋那樣,聽完『落語』之後也可以去一家感覺不錯的小店享受一下。總之,希望大家把去看『落語』當成一件喜興的樂事。

對那些『落語』的入門觀眾,建議你選一個天氣晴朗的周末去看午場。這個時間段裏,『落語』演員會說很多通俗易懂的歡快的段子。其實以前我曾說過一個人情段子(*7),結果被老前輩訓斥道:『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說人情段子?你到外面看看!這麼好的天氣,大家誰不想笑呵呵地回去啊!像這種日子,『落語』演員的任務就是要讓觀眾高高興興地笑著回去。』我覺得這話很有道理。

至於那些資深觀眾,可以挑選工作日,比如星期二或星期四。而且,最好是在發薪水的前一天,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的晚上,去池袋演藝場看。這樣的夜晚觀眾不會很多,『正好,那就說一段我自己想說的段子吧』,『落語』演員一般會這麼想。如果想聽這種類型的,那麼就請你毫不猶豫地直奔那裏吧!」

採訪、撰文:SAKURAI伸
攝影:山田慎二

(*1) ^ 日本的傳統曲藝形式之一,類似單口相聲,跪坐在舞台上表演

(*2) ^ 均指江戶時期的花街柳巷

(*3) ^ 日本江戶(德川)幕府所在地,東京的舊稱

(*4) ^ 日本老城區中商業手工業者集中居住的地區

(*5) ^ 以淺草寺為中心的周圍一帶,東京的鬧市區之一,如今依舊充滿著江戶情趣和平民氣氛

(*6) ^ 將高麗菜等輔料放在燒熱的鐵板上翻炒,然後將其圍成一個圈,再把麵糊倒入其中烤熟。據說發祥地是淺草一帶

(*7) ^ 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家庭的親情、夫婦的愛情、男女的悲戀等,催人淚下的故事情節居多

藝人 江戶 淺草 美食家 林家正藏 下町 落語 kobu平 根津 演員 說書場 曲藝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