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分享我的冒險!」 登山家 栗城史多

文化

新生代登山家栗城史多(30歲)通過網際網路直播自己單人無氧攀登8,000m高峰的實況。他要追求的,是登山帶來的對於「冒險的分享」,他要傳遞給全地球人的,是不輕易放棄理想的可貴。

栗城史多 KURIKI Nobukazu

登山家。1982年生於北海道。大學在學期間開始登山,2004年單人成功登頂北美最高峰麥金利峰(海拔6,194m)。 2005年又先後登頂阿空加瓜峰(海拔6,959m)、厄爾布魯士峰(海拔5,642m)、吉力馬札羅山(海拔5,895m)、2006年登頂查亞峰(海拔4,884m),單人攀登了世界六大洲的高峰。此外,2007年、2008年、2009年還分別成功實現了無氧單人登頂卓奧友峰(標高8,201m)、瑪納斯魯峰(海拔8,163m)、道拉吉里峰(海拔8,167m)等8,000m以上的高峰。固守從山上通過網際網路直播登山實況以及單人無氧登山的原則,下一個目標是征服聖母峰。
官網HP: http://kurikiyama.jp/

讓世界分享我的冒險!

時下流行的SNS,栗城用得很熟。他說,最近他能感受網上對自己的評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以前,SNS上的評論或是演講結束後觀眾打招呼的時候,幾乎都清一色地說『加油啊!』、『我們支持你』。不過最近,積極而有具體內容的評論越來越多了,『你給了我勇氣,我也要繼續加油把資格證拿下來』、『我也正挑戰全程馬拉松呢』。我能感受到,『讓世界分享我的冒險』這一理念正在一點一點地贏得共鳴,我很高興。」

但是互動性強的SNS也有其弊端,比如,剛開始比較多的消極言論,到現在還在網上。

「網友的意見是通過SNS即時發出的,所以即使遭人批評乃至誹謗中傷,也拿他們沒辦法。當然,我自己也有失敗的時候,於是自己丟人的地方、糟糕的地方也都一覽無遺,全曬在網上了。可我倒是覺得,正是有了這些,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共享冒險』。話雖如此,遭人被罵,那打擊還是相當大的(笑)。」

奔走在全球的正宗派登山家

登頂成功後,他會大聲吶喊;痛苦的時候,他會說洩氣話,甚至流下悔恨的眼淚;有時候,他還會開心地介紹飲食菜單。栗城傳回來的視訊,打破了以往人們心中登山家等於苦行僧的印象。而這些,幾乎同步上傳到網際網路上,原汁原味的登山活動就這樣展現在網友面前。

「登山的過程從山腳是看不見的,所以被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請有名登山家們介紹這個過程,可以知道大家都吃過不少苦頭,經歷過各種失敗;而出版的書籍、錄影都刪節了這方面的內容,編輯成一部純粹的英雄美談。所以大家一提起登山家,都有一種苦行僧的印象,某種程度他們被神化了。所以從他們的粉絲的眼光看來,一定會覺得『都怪那個愛出風頭的栗城,登山家的形象一落千丈了』。不過,我想讓大家看的是一個真實的挑戰者的樣子,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在近處感受登山。」

由於栗城充分運用了網際網路,所以不僅在日本,他在國外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今年光是開演講會,就走遍了上海、北京、韓國、臺灣、倫敦、紐約,奔波於全球各地。他的粉絲人數也在迅速擴大,就連擔任倫敦奧運上開幕式音樂總監的電子舞曲組合Underworld的兩名成員,也是栗城的狂熱支持者。

「登山和足球等其它運動一樣,高山的美景、登山的魅力和殘酷,是可以超越語言傳達給人們的。現在,在經濟蓬勃發展的中國,人們大多積極向上,當我講到挑戰對人有多麼重要時,會場反饋之熱烈,甚至超過了日本。正因為這樣,我才要讓全世界都來分享我的冒險。今年春天,我攀登了擁有『死亡之山』之稱的希夏邦馬峰(海拔8,027m),秋天打算繼續遠征向聖母峰發起第四次挑戰。希望今後也能在大家的加油助陣中,繼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冒險。」

攝影:五十嵐一晴

關鍵詞

栗城 史多 KURIKI NOBUKAZU 登山 聖母峰 Mckinley(麥金利峰) 吉力馬札羅山 厄爾布魯士山 查亞峰 卓奧友峰 瑪納斯魯峰 道拉吉里峰 SNS 直播 希夏邦馬峰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