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盲聾者的東京大學教授・福島智「活著本身就是一項使命」

教育 社會 影訊

盲聾者,是指視覺和聽覺兩者出現障礙的人。提到人類史上最有名的盲聾者,大家都知道是海倫・凱勒(1880-1968年),不過現代日本也有一位足以名留青史的人物――東京大學教授・福島智。他經歷了9歲失明、18歲失聰的磨難,成為世界上首位大學專任教師。專訪中,除了有關盲聾者的溝通方法和收集資料的手段等的基本情況之外,福島教授也分享了他所思考的「活著的意義」。

福島智 FUKUSHIMA Satoshi

1962年生於兵庫縣。年幼時期,兩眼接連失明,18歲失聰,變成全盲全聾。83年,考上東京都立大學,是日本第一位接受大學教育的盲聾者。曾任金澤大學副教授等職,2008年起就任東京大學先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教授,是世界上第一位盲聾者成為專職的大學教授。並且,擔任全國盲聾者協會理事、世界盲聾者聯盟亞洲區代表(2022年10月止連任5屆)。96年,他與母親令子一同榮獲吉川英治文化獎。03年,受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亞洲英雄」。著作有《盲聾者として生きて》(暫譯《活出盲聾者的人生》)(11年,明石書店)、《ぼくの命は言葉とともにある》(暫譯《我的生命與語言同在》)(15年,致知出版社)等。

電影《指尖上綻放的愛》(導演松本准平)改編自福島智教授的成長歷程,去年11月起在日本全國上映,首週末就創下獨立電影院(Mini Theater)的票房第一名等,引起廣大的迴響。

電影《指尖上綻放的愛》劇照。先是失去視力,然後又失去聽力的智(田中偉登),18歲成功進入大學就讀,一旁為母親令子(小雪)©THRONE / KARAVAN Pictures
電影《指尖上綻放的愛》劇照。先是失去視力,然後又失去聽力的智(田中偉登),18歲成功進入大學就讀,一旁為母親令子(小雪)©THRONE / KARAVAN Pictures

電影上映之際,福島教授本人接受nippon.com的採訪,當時的文章被翻譯成繁體中文、西班牙文、法文、英文、阿拉伯文,世界各地有許多人接觸到他的故事。

福島希望有更多人能夠看到這部電影,於是在百忙之中接受了長達2個小時的採訪,為了符合他個人的期望,上一篇文章主要聚焦在電影裡的故事,礙於篇幅限制,還有很多非常珍貴的採訪內容沒有放進去,因此希望透過本文的精華整理,與讀者分享。

盲聾者是如何溝通的?

一開始採訪,先問到:「你曾經自己主動跟他人說話嗎?」之所以會這麼問,是因為福島教授與先天性失聰或者是童年時期失聰的聽障者不同,他在18歲以前都還聽得到,所以開口說話是沒問題的。而他是這麼回答的:

「所謂的溝通,光是開口說話是不行的。如果無法傾聽對方說的話,就變成了單方面的自言自語。如果沒什麼特別的情況,我只有在與通譯員連接的時候才會主動開口。也就是只有在能夠知道對方在說什麼的狀態下才會與他人溝通。不過,因為我是自己一個人去洗手間,所以也許會一邊走路,一邊喃喃自語說:『今天很冷』之類的。」

走在先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走廊的福島教授。可自行去洗手間,毋須透過輔助。
走在先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走廊的福島教授。可自行去洗手間,毋須透過輔助。

這裡說的「與通譯員連接」,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要有通譯員本人在場。喪失了視力和聽力的福島是依賴指尖的觸覺來溝通。因此,坐在福島身邊的通譯員,負責將對方說的話轉換成「指背點字」,手指交疊,用指尖在福島的指背上按壓來傳達內容。

指背點字是指利用點字機打字的訣竅,疊在對方的手指上按壓來進行溝通的方法。如同電影《指尖上綻放的愛》裡所描述的,「發明」指背點字法的是福島的母親令子,以突發奇想的點子為基礎進行改良,至今作為盲聾者即時溝通的手段之一普及開來。

福島教授是透過指背點字通譯員(左為春野桃子女士)在指背上按壓,理解對方所說的內容。
福島教授是透過指背點字通譯員(左為春野桃子女士)在指背上按壓,理解對方所說的內容。

下一頁: 曾經是個熱愛音樂的少年

關鍵詞

東京大學 電影 無障礙 身障人士 視覺障礙 聽覺障礙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