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河中的一滴」挑戰取出880噸的燃料碎片之路——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實地採訪與2號機組同型的5號機組內部

社會 財經 防災

東日本大地震以及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至今邁入第14年。東京電力在2024年11月,首度成功從2號機組實驗性地取出約0.7克的燃料碎片。不過據估計,1到3號機組內還殘留多達880噸的核燃料碎片,廢爐之路仍遙遙無期。

如同垂釣般取出的0.7克

X6貫通孔的內徑為55公分。作業人員在此安裝導引管,如同伸出一根釣竿般,將裝置一路推入反應爐的安全殼內,接著從格柵板(鐵製格子狀蓋板)的縫隙中垂直放下爪狀的末端工具,從安全殼底部夾取一小撮堆積在那裡的燃料碎片。就是那約0.7克的樣本。

當然,由於無法進入發生事故的2號機組內部,因此作業是透過事前反複的調查,加上邊確認攝影機畫面邊進行遠端操作。從5號機組的格柵板下方望去,可以看到用於更換控制棒驅動機構的裝置等設備,但據推測,2號機組的燃料在熔融時將這些內部機器也一起捲入並落至安全殼底部,因此取出的難度極高,難以評估。

設置於5號機組壓力容器正下方作業空間的格柵板
設置於5號機組壓力容器正下方作業空間的格柵板

格柵板下方的安全殼底部。據推測,在2號機組中,反應爐壓力容器內熔融掉落的燃料,連同周圍結構物一起形成核燃料碎片堆積於此處
格柵板下方的安全殼底部。據推測,在2號機組中,反應爐壓力容器內熔融掉落的燃料,連同周圍結構物一起形成核燃料碎片堆積於此處

展示於福島第一核電廠新辦公大樓的2號機組內部構造模型。從左側模型的左下方可看到,經由X6貫通孔接近爐心的方式以及燃料碎片的堆積情況。
展示於福島第一核電廠新辦公大樓的2號機組內部構造模型。從左側模型的左下方可看到,經由X6貫通孔接近爐心的方式以及燃料碎片的堆積情況。

下一頁: 大河中的一滴

關鍵詞

東日本大地震 福島第一核電廠 東京電力 放射性物質 東京電力公司 輻射能

系列報導